新京报:听了方舱医院真神奇,我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新京报:听了“方舱医院真神奇” , 我掉了一地鸡皮疙瘩将方舱医院化为欢快儿歌的素材 , 不仅淡化了抗疫的灾难底色 , 也消解了抗疫的严肃性 。
▲资料视频截图 。文 | 伯扬“方舱医院真神奇 , 治病救人教舞技 。 医生护士才艺多 , 各领病人来一曲 。 ”近日 , 一首名为《方舱医院真神奇》的儿歌受到关注 , 其过于欢快的曲风 , 引发一些争议 。据澎湃新闻报道 , 这首儿歌系湖南省长沙市潇湘诗会《湘人湘歌》征稿 。 作品由湖南儿童文学作家谭哲(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与青年作曲家卜文正(潇湘音乐制作中心音乐制作人)、知名作曲家蒋军荣(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联手制作 。在疫情暴发之初 , 感染者数量快速增长 , 彼时的方舱医院犹如灾难中的“诺亚方舟” , 缓解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收治压力 , 其在应对疫情中的作用公众有目共睹 。 与所有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一样 , 方舱医院及其背后的医护人员 , 配得上任何敬意与赞许 , 不过如今其被以“方舱医院真神奇”的方式吟唱 , 画风还是有些突兀 。很显然 , 方舱医院曾经帮助许多轻症感染者战胜病毒 , 医护人员对患者积极的救治与无微不至的照料 , 也给人们带来很多感动 。 但毕竟 , 抗击疫情是一件严肃而沉重的事情 , 将方舱医院化为欢快儿歌的素材 , 不仅淡化了抗疫的灾难底色 , 也消解了抗疫的严肃性 。 它并不让人觉得 , 这是在向医护人员表达敬意 , 向曾经在此治疗的患者表达宽慰 , 反而是在强行歌颂灾难 。据了解 , 这首歌曲的本意 , 也是歌唱武汉方舱医院医患尝试各种方式加速康愈、强身健体、携手共战疫情的乐观主义精神 。 客观而言 , 当下我国的疫情已经越来越呈现向好趋势 , 通过一些文艺作品 , 传递积极、乐观的力量 , 弥合人们心头的创伤 , 本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 , 艺术创作不能为了高于生活而脱离生活 , 文艺作品的创作应该建立在正视“疫情带来的伤痛”这一基础之上 , 去记录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 , 而不是像“方舱医院真神奇”这般缺乏共情的虚美 。 不知道 , 那些曾经亲历方舱医院的医护和感染者 , 听到这首歌时会作何感想?在文艺创作方面 , 这些天有一部火热的纪录片《中国医生》 , 它的艺术形式与表达的价值观就远超《方舱医院真神奇》 。 这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中国首部医学人文纪录片 , 从不同的层面 , 多视角呈现了医生这一职业的不同面向 , 有喜有悲 , 有乐观 , 也有无奈 , 这些具体而真实的细节 , 足以唤起人们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 让人们理解病房中的沉重 , 激起对生命的关怀 。 与之相比 , 《方舱医院真神奇》就少了些敬畏与关怀 , 反倒是处处流露出一种轻佻 。说到底 ,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 , 所有战疫一线的人和事 , 担当与守望 , 都值得文艺作品去记录、去书写 , 但文艺创作也应该保持基本的人文关怀视角 。 毕竟 , 面对如此沉重的疫情 , 保有敬畏之心 , 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底色 。[责任编辑:朱茜雯 PN271]
推荐阅读
-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援鄂医护人员来积婷:让方舱成为传递温暖与爱的“生命方舟”
- 「新京报」大奖20万元!北京市有奖发票今年首期二次开奖名单公布
- [武汉广播电视台]建方舱、打蔬菜包 青年突击队又在工作之余献血
- 「中国网」探访黑龙江绥芬河方舱医院
- [新京报]男孩熏松鼠引发木里火灾,法律责任如何承担?
- 新京报■黑龙江医生援鄂归来再援绥芬河:妻子盼我回家我食言了
- 『新京报』武汉一窗帘飘窗外两月,网友全网寻房主:人在外地,安全
- 『新京报』护士瞒着女儿援鄂 女儿半月后刷朋友圈才知真相
- 新京报:网络贩毒假称售卖“酒肉黄金”,团伙140余人被查
- 「绥芬河市」绥芬河市加紧建设方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