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开

三七开 , 是国人品史的准则 。但凡没有三七开 , 就会引发嘴仗 。 比如上猫眼聊诸葛亮功过 , 三七还是不三七?分分钟牵动史帖小心脏 。 这诸葛亮是南阳人 , 距巴蜀近 , 他就力主刘备西进 , 可等刘备领着一帮河北人到了成都一闹川独 , 前后也就玩了四十三年即为魏所灭 , 按说在追究政治责任上诸葛亮难辞其咎 , 可四川人一万个不答应 , 说诸葛亮的到来促进了西部大开发 , 就好像曹魏入川不想搞西部大开发似的 , 逻辑上说不过去 。 再比如聊秦始皇 , 明明就一暴君 , 可秦粉们也大搞三七开 , 动辄拿他一统六国说事 , 就跟六国人民喜迎焚书坑儒似的 。 久之 , 李帖就懒于聊史了 , 觉得没劲:1)三七也好 , 二八也罢 , 都未能道出历史人物的叉格学动因 。2)天下大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可历史学家并未就分合的叉格学动因建模 , 因而所给出的定性分析多有失严谨 。从逻辑上看 , 历史人物犯臭就是犯臭 , 扯淡就是扯淡 。 结论不以评价者的价值偏好为转移 , 方能以史为鉴 。 给秦皇汉武写鉴定时 , 不宜奉三七开为圭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