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

徐实博士有句老话很有道理:“宁和聪明人吵架 , 不和糊涂人说话 。 ”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 , 如果语言沟通的效果极差 , 强行交流下去无比糟心 。 我作为商务人士 ,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类事情 。 国内许多企业的业务代表 , 哪怕是科技企业的业务代表 , 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往往很低 。 哪怕是逻辑上简单清晰的事情 , 解释多次之后他们还不一定能听明白;他们说起话来 , 往往词不达意 , 甚至经常因此误事 。系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中学时代完成的 。 大量职场人士的语文功底很差 , 反映一个事实: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就整体而言是比较失败的 。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讳疾忌医——倘若讳疾忌医 , 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 正视问题 , 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近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 , 从战略定位到实际教学 , 都与社会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 社会主义国家的公立教育是应社会需求而生的 , 公立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社会化大生产培养配套人才 。 请注意 , 咱们这里强调的是“公立教育”——谁若不认同“教育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理念 , 大可自己花钱、通过市场价格购买知识和教育服务 , 但是请不要占用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的公立教育资源 。 国家作为公立教育的投资者 , 有充足的理由对教育实践提出投入产出比的要求 , 有权要求公立教育培养出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才 。然而 , 某些教育工作者往往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 以致中学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严重脱节 。 他们总是一厢情愿 , 将语文教学的目的定位为“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 他们将箱底翻出来的“美文”塞进课本 , 尽是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 某些教育工作者授课如同做春梦 , 凭着个人喜好大谈什么“小说的细腻笔触”、“对心理的微妙描写”、“诗人狂放的幻想”——问题是 , 这些玩意儿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用处 。 不靠谱的语文教育客观上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许多人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 , 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极差 , 表达能力匮乏 , 对履行本职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说清一个严肃的道理——语文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 真正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 在劳动年龄人口中所占比例极低 。 而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工程技术研究的人 , 却占据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大多数 。 语文教育为什么不着眼于多数人的实际需求呢?更何况 , 作家属于个人兴趣驱使下的产物 , 不可能批量生产出来 。 从实际情况来看 , 重点中学整个年级的学生里 , 都不见得能产生一个文学家 。 海明威、肖洛霍夫这种世界级文学巨匠 , 也不是语文老师能教出来的 。按照“培养对文学的热爱”的目的去搞语文教育 , 必然投入产出比极低 , 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假如学生真有对文学的热爱 , 哪怕课堂上并不讲解世界文学名著 , 他们也会自己找时间去阅读 。 假如学生没有对文学的热爱 , 哪怕语文老师强迫他们去读文学名著 , 他们也会视之为苦役 , 这又何必呢?那么 , 什么才是正确的语文教育呢?说到这里 , 我们必须强调一个“择优教育”的原则: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增长 , 但人系统地接受教育的时间客观上有限 。 因此 , 公立教育只能选择对社会化大生产最有意义的教学内容 , “捡最重要的事情说” 。 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 , 普遍教授物理和化学 , 而不是神学 , 这就是“择优教育”对知识进行扬弃的绝好说明 。 不拜安拉不会引火烧身 , 但落后就必然挨打 , 这正是中国近代史告诉人民的真理 。语文教育同样应当遵循“择优教育”的原则 。 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 应当定位为——培养过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把话听明白 , 把话说明白 。 ”培养语言理解能力 , 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应是大量的阅读训练 , 熟能生巧 。 然而 , 阅读理解恰恰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糟粕之一 。 语文老师炮制的阅读理解试题、习题 , 往往是让学生们读一段散文、小说、诗句 , 然后逼着学生去揣测作者有什么用意和暗示 。 这种做法纯属胡闹 , 将语文教育完全引向了歧途 。 人们由于阅历和世界观不同 , 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千差万别 。 张三认为 , 《琵琶行》反映出世态炎凉、流落在外之人多有不幸 , 这自有一番道理;李四认为《琵琶行》讲的是 , 凭借颜值挥霍青春的女孩子一般没有好下场 , 这难道就没有道理吗?1000个人心中 , 有1000个哈姆雷特 ,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怎么可能仅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语文教学亟待打破因循守旧的陈腐格局 。 应当取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 全面代之以对科技文、应用文的阅读理解 , 在这方面向GRE考试看齐 。 阅读理解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 引导学生迅速总结出文章的要点 , 并根据各要点搭建出逻辑架构 , 依照逻辑架构推导出进一步的结论 。 如果文章有逻辑不完善的地方 ,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指出来——这是工作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信息甄别能力 。 如果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上述能力 , 那就不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连说明书都读不懂的状况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应该侧重两个方面:使用语言的精确性 , 组织语言的逻辑性 。使用语言的精确性 , 很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 。 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 反映的往往是知识的匮乏 , 以致不能将事物与词汇正确对应起来 。 其实 , 文学性的词汇并不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表达 。 谁要是张口闭口“人间四月天”、“明媚的忧伤”、“灵魂无处安放” , 大家不会觉得这人有水平 , 只会觉得这人非常矫情 。 不客气地说 , 文艺青年喜欢的那些玩意儿都是没什么用的 。 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有用的 , 是使用精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用意 , 而且绝不造成歧义 。 无论是去政府机关办事 , 还是工作场合的交流 , 这种能力的重要性都会突显出来:假如别人用5分钟才能说清的事情 , 你用2分钟就能讲得很明白 , 接下来大家都知道应该去做什么——大家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认为你是个有水平的人 。组织语言的逻辑性 , 则是探讨复杂问题不可或缺的 。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的语言表达缺乏层次 , 语句之间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要么翻来覆去地讲“车轱辘话” , 要么忽然从东扯到西 , 突如其来的意识流让人完全摸不到头绪 。 其实 , 高水平的书面表达是口语表达的良好基础 。 成段行文时语义一定要连贯 , 内容具有递进、承接关系时 , 应有必要的衔接词汇加以说明 , 例如:“因为…… , 所以……” , “与之相似” , “与之相反” , “由此可见” , “以此类推” , 等等 。 这样才能让受众清晰地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 需要强调的是 , 这种用衔接词汇构建逻辑关系的严谨表达方式 , 是现代汉语从西方语言中借鉴而来的 , 而古汉语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 例如《道德经》中有一段话:“ 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 因为这段话缺乏衔接词汇 , 是不太容易读懂的 。“把话听明白 , 把话说明白” 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 倘若学生们连基本要求都没达到 , 老师就要逼着他们“深刻地理解文学” , 那真是还没学会走路就要跑 。 在工作中 , 我曾经遇到过答非所问的业务代表 , 读不懂产品操作说明的员工 , 说不清手续之间逻辑关系的基层公务员 。 明明都有本科以上学历 , 为什么还会犯这些低级错误?这板子还得打在中学语文的屁股上 。 语文教育不能舍本逐末 , 应该先满足基本要求才是 。 不客气地说 , 许多教育工作者视野狭窄、因循守旧 , 甚至出现了官僚化倾向——他们自己才是最需要被教育的人 。如果说 , 语文教育在基本要求之上 , 还要有高层次的要求 , 那么高层次的要求照样不是“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 而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观和家国情怀——这同样是“择优教育”理念下的必然选择 。 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 , 应当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 而不是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废话 。 以下内容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 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应该错过的内容: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