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新加坡“佛系抗疫”底气何在

新华网客户端

03-13 23:21新华网官方帐号

新华社新加坡3月13日电新闻分析:新加坡“佛系抗疫”底气何在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丽丽
新加坡自1月下旬出现首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 , 截至3月13日累计病例数为200例 , 其中约百人已痊愈出院 , 没出现一例死亡病例 。 面对疫情 , 新加坡政府呼吁民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城内一些大型活动和赛事取消 , 但居民生活大体如常 。
新加坡的种种措施被一些人称作“佛系抗疫” 。 而有关举措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点赞 ,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新加坡对这种病毒的系统性应对成为很好的典范 。 ”那新加坡“佛系抗疫”的底气何在?
提升能力 系统应对
近年来 , 新加坡努力提升防控传染病能力 , 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的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成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 。 该中心不仅拥有330张床位和隔离病房 , 还有能处理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传染病研究与培训办公室等 , 强大的科研能力为传染病防控和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
作为“国家队”的补充 , 新加坡还构建了包含900多家私人诊所的“公共卫生防范诊所”体系 。 政府向这些诊所通报疫情信息 , 提供一定的医疗防护物资 。 如果前来就诊者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 诊所会把他们转诊至指定医院 。 这套体系为追溯病例提供了依据 , 也尽可能避免民众恐慌性挤占大医院医疗资源 。
为提高应对传染性疾病能力 , 新加坡卫生部还于2014年修订应对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计划 , 从疫情应对分级、疫情监测、隔离与出院标准、密切接触者追踪与隔离、治疗等多方面制定详细措施 。
部门协同 及早行动
1月22日 , 在新加坡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前一天 , 新加坡宣布成立由卫生部、教育部、贸工部、移民与关卡局等政府部门组成的跨部门联动小组 , 以应对疫情 。 各部门协作可以有效解决许多难题 , 例如新加坡警方就协助卫生部成功找到两个教会感染群之间的关联 。
新加坡是亚洲交通枢纽之一 , 入境口岸成为重要防线 , 新加坡根据疫情发展不断升级边境管控措施 。 1月3日 , 新加坡开始对某些航班的旅客进行体温监测;2月开始陆续出台规定 , 禁止过去14天内去过某些疫情高发地区的外国人士入境或转机 , 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回国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外籍持工作签证人士先居家隔离14天;从3月4日晚开始 , 要求任何在入境新加坡时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人员 , 必须在入境关口当场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
新加坡科研单位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 出现首个病例的一周后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团队就宣布成功复制新冠病毒 。 2月初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批生产了1.5万个病毒检测试剂盒 , 部分分配给本地各大医院 , 部分捐赠给中国 。 新加坡还开发出通过血清中的抗体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 , 成功追踪到一名曾经感染病毒但已痊愈者 。
信息透明 消除恐慌
疫情中常有“恐慌比病毒传播更快”的现象 , 新加坡一度也面临类似困境 。 为稳定公众情绪 , 新加坡各级官员多次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或文章 , 解释病毒来源、应对措施等大家关心的问题 , 卫生部门和医学专家也定期对公众科普 。
例如 , 新加坡卫生部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些疫情防控宣传画 , 内容包括居家隔离令、8步洗手法、什么情况下需要佩戴口罩、如何佩戴口罩等 , 学校或公司可以打印出来张贴 。
新加坡卫生部在发现首个病例后每天发布新闻公告 , 内容包括新增病例、出院者、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情况 。 在不涉及患者隐私情况下 , 卫生部介绍每一个新增病例的情况 , 包括发病日期、出现症状后曾去场所及所在医院等 , 并分析了病例之间的传播链条 。
新闻分析:新加坡“佛系抗疫”底气何在。随着疫情发展 , 新加坡政府还倡导新的个人和公共卫生行为规范 , 包括鼓励民众生病在家休息、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纸巾及时丢入垃圾桶、用餐时使用公筷、朋友见面避免握手等 。
新闻分析:新加坡“佛系抗疫”底气何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