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近13万捐款退回12万:呵护弱者倾囊捐款的善意
杨术强“杭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几天前 , 一名在杭州萧山区务工的河南信阳男子杨术强 , 向瓜沥镇政府捐赠自己全部存款约13万元 。 镇政府调查得知 , 捐款者全家七口人 , 全靠收废旧物资维持生计 。 最终 , 镇政府与其达成折中意见:退回其中的12万元 , 接受了9273.4元的捐赠 。 镇领导表示:“心意领了 , 但就家庭情况来说 , 政府不能收这份捐款 。 ”一面是老百姓主动要求倾囊捐款的善举 , 一面是镇领导考虑到其实际情况 , 退回大部分捐赠 , 并好言抚慰的贴心 , 看似不起眼的“疫中小故事”在网上盛传 , 感动了很多人 。 这让笔者联想到 , 早些时候湖北英山县公示的那份捐赠明细——1斤茶叶、2箱方便面、2桶84消毒液、30元现金都罗列其中 , 被网友赞为“满分作业” 。 不论是从实际出发给捐赠者退还捐款 , 还是把一斤茶叶、几十元钱的捐赠都一一注明 , 体现的都是对一丝一缕捐赠的珍视 , 对社会爱心的尊重 。疫情发生以来 , 社会各界踊跃捐款 。 在湖北宜昌 , 一名退休工人捐出200万元;在河南郑州 , 数百位环卫工人捐款一万多元;在湖北英山县 , 有群众捐出30元;在四川汶川 , 有菜农把整车整车的蔬菜送到武汉……从老百姓的捐赠行为中 , 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 , 八方支援”的善意 , 看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真诚 , 看到了“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精神 , 这些正是我们共克时艰的社会基础 。在为人们主动捐款的积极性点赞的同时 , 也应重申一些基本常识:一者 , 民间捐款没有强制性 , 不设“下限” , 不论多寡都是一份心意 , 都是一种自发自愿的行为 , 一种令人暖心的纯粹 。 二者 , 捐献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 量力而行 。 如果为了表达爱心 , 就不管不顾、乃至“倾家荡产” , 其意虽善 , 却也有失理性 。 况且慈善本身也有一个边界适度的问题 。 如果生活本就不宽裕 , 还因为捐献行为导致自身陷入困境 , 就背离了慈善的本意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瓜沥镇政府婉拒杨术强的“裸捐”也是一种爱的纠偏 。“慈者爱 , 出于心 , 恩被于业 。 ”一段时期以来 , 社会上对环卫工人、拾荒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捐献行为多有争议 , 这实际上是一个“慈善伦理”问题 。 慈善的基本伦理精神既在于社会人之间的相互友爱、怜悯、同情和关怀 , 也在于“公平与效率” 。 危难时刻 , 有能力的人没有施善的意愿 , 缺乏的是“道德的血液”;能力不济者超出能力范围行善 , 则是对慈善的实现方式理解不够透彻 。 对社会治理者而言 , 弱势群体要捐款是他们的权利 , 甄别对待 , 绝不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 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 一种对善的呵护 。
推荐阅读
- 袁金强■小区保安上班途中遇车祸,业主为其捐款筹医药费
- 「中国质量万里行」女子“美容”变“毁容”鄢陵县一美容会所老板被判赔偿13万多
- 【田某】崩溃!男子花13万领的奖品,价值只有几百块
- 教育培训机构预付费的坑:13万元保过班学费险打水漂
- 「金手指南」双贵大乐透第023期:上期二等奖13万85注,一等奖1注1000万
- 「西部法制传媒网」法律援助为农民工讨回欠薪113万
- 『公益活动』河北唐山尚平社区党总支为党员发放特殊捐款收据
- 『蕾哈娜』老父染新冠肺炎,蕾哈娜送上呼吸机并参与200万美元捐款
- [拳击时空]搏击主持郑环宇讥讽韩红捐款:她早已被实名举报,人民群众都爱我
- 『公益活动』红色收据映初心 河北唐山尚德社区为党员发放抗疫捐款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