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新研究:新冠患者病毒存在快速进化风险,需更多序列追踪进化( 三 )


文章图片

通过进一步调查每个群集的种类 , 研究团队发现 , III型细菌主要是在口腔和呼吸道中经常观察到的共生菌 , 而II型细菌则主要是环境微生物 , 因此高度怀疑这其实是受到了污染 。 因此 , 微生物群要么富含病原体(I型) , 要么富含共生菌(III型) , 或者由于低微生物载量低而无法确定(II型) 。
在所测的八个感染者中 , 六个新冠病毒感染者样品中的微生物群是富含病原体的 , 而其他两个样品则富含共生菌 。 此外 , 两个宿主内新冠病毒变异数量过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样品(感染者二、感染者六)均为富集病原体的 。
论文提到 , 病毒的压倒性优势可能与更高的复制率有关 , 并且还可能潜在地刺激针对该病毒的强烈免疫反应 , 在这种情况下 , 预期会发生过多的宿主内突变 。 但是 , 由于该分析仅包括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 , 并且绝对微生物载量尚不清楚 , 因此需要更多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 。
研究者们讨论指出 , 除了肺炎组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特点外 , 他们没有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中有任何特定的微生物群模式 , CAP患者中也没有 。 一个可能的原因可能是肺炎患者使用了抗生素 。 然而 , 这并不适用于所有肺炎样本 , 因为在一些样本中发现了相当比例的细菌 , 包括2例新冠肺炎患者 。
目前已知的是 , 病毒感染 , 尤其是呼吸道病毒的常见并发症 , 继发性细菌感染往往导致发病率显著增加 。 因此 ,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BALF中细菌水平升高可能增加继发性感染的风险 。 在临床资料中 , 新冠肺炎患者的继发性感染率在1%-10%之间 。 然而 , 细菌相对丰度/效价与感染之间的定量关系尚不清楚 。
论文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cid/advance-article/doi/10.1093/cid/ciaa203/5780800?searchresult=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