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病毒”和“疾病”不能混为一谈
疾病的命名 , 应该摒弃以前的错误做法 , 避免地域或民族性的污名化 。 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 , 对中国人来说 , 比较拗口 , 也很难记住 , 特别是对外语水平不太好的人。 如 , 今天的环球时报就将【疾病】和【病毒】混为一谈:[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采访人员 张卉]2020年3月4日 ,采访人员问:网上有“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之说 。 请问中方有何评论?答:个别媒体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极不负责任 , 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 我愿强调两点:第一 , 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 , 尚无定论 。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表示 , 新冠病毒是全球现象 , 源头尚不确定 , 此时应关注如何应对遏制病毒 , 应避免地域的污名化语言 。 世卫组织将新冠病毒命名为“COVID-19”的原因 , 就是该名称不同任何地区和国家相联系 。 中国权威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曾表示 , 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 , 但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第二 , 我们要共同反对“信息病毒”、“政治病毒” 。 个别媒体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 , 妄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 , 企图让中国背上制造疫情灾害的黑锅 , 完全是别有用心 。 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 国际社会同心协力、携手应对才是人间正道 , 共同抵制谣言偏见是应有之义 。 疫情面前 ,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 , 用科学战胜愚昧 , 用合作抵制偏见 。延伸阅读:《 新冠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 , 命名乱象将终止》http://news.163.com/20/0212/13/F56JA25V00019NGP.html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称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有了国际化的新名字 。北京时间2月11日晚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在医学类预印本发布平台 medRxiv 发表最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论文 , 正式将新冠病毒从“2019-CoV“ , 正式命名为”SARS-CoV-2" 。 如果你仔细发现的话 , 这一命名与 SARS-CoV 有点相似 , 这一新名称反映了 2019 新冠病毒与导致 2002-2003 年 SARS 疫情爆发的冠状病毒之间的遗传与相似性 。 另外 , 在该篇论文发布前两个小时 ,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新冠肺炎”疾病重新命名 , 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的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上宣布 , 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 , 也就是新冠肺炎疾病 , 正式命名为“COVID-19” 。 谭德赛解释称 , “Co”代表“冠状” , “Vi”为“病毒” , “D”为“疾病” , 而 19 代表为这一疾病最初的病例是在 2019 年发生的 。WHO 宣布对新冠肺炎进行正式命名“拥有名称很重要 , 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准确或带有耻辱的名称 。 ”谭德赛表示 ,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标准格式 , 可用于将来的任何冠状病毒爆发 。 ”如无意外的话 , 根据 WHO 和 CSG 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的命名时间规则 , 这次的新名称是永久性的正式名称 , 此后将使用新的名字 , 来引导大众对于疾病信息的传播 , 并遏制住该流行病的蔓延态势 。
推荐阅读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网络诈骗之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 「新冠」吃大蒜防新冠?5G会传播病毒?世卫辟谣14个传言
- 济宁看点■济宁一男子突发疾病,妻子求助后,交警用私家车6分钟送到
- 『都市聚焦』驾车女子突发疾病 高速交警火速救援
- 战疫情@战疫情 武汉展开新冠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核酸检测」北京市哪里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名单来了
- 疾病案例参考@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医术精湛除病痛 无微不至暖人心
- 武汉@武汉启动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南方都市报』佛山西站一男子突发疾病昏厥,工作人员紧急救助
- 「新冠病毒」我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