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家企业名带“新冠”,改得完吗?
对待“新冠病毒” , 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对待“新冠”字样 , 大可不必杯弓蛇影 。 病毒面前 , 少一份迷信与心虚 , 多一份平和与自信 , 便多一份抗疫的“免疫力”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 , 让一些人闻“新冠”色变 。据红星新闻报道 , 近日 , 成都人熟悉的主打月饼、粽子的新都冠生园食品公司 , 因为商标为“新冠” , 不少网友建议改名 。 网友翻出自己家中的“新冠”月饼礼盒 , 发文说:这个著名商标的牌子怕是砸了;还有网友表示“看来这月饼厂的广告词该改改了” , 并配上写着“新冠让相聚更甜蜜”广告语的礼盒照片 。
无独有偶 , 青岛市区有一条3.5公里长的“新冠高架路” , 因为有市民认为“新冠”名字不吉利 , 路过这条路时“心里不得劲” , 便郑重其事地给市长信箱写信 , 建议改名 。谈“新冠”色变 , 其实大可不必 。 “新冠”不天然等于“新冠病毒” , 病毒简称只是巧合 。 以撞车“新冠”字样为由要求改名 , 于理于据都难有说服力 。当事方的态度是理性的 。 对于市民呼吁 , 青岛市长信箱回复:新冠高架桥是2011年由市政府命名 , 命名合法合规 , 为了保持地名的稳定性 , 可改可不改的地名 , 一般不予更改;而对于另一起改名建议 , 新都冠生园公司负责人也明确表示 , “不考虑更名 , 不可能更名” , 毕竟品牌已经有了三十多年 。这才是该有的态度 。 “新冠”二字没有原罪 。 事实上 , 我国有大量的企业、商标、街道、地名等都带有“新冠”字样 , 且存续已久 。 搜索统计 , 上面几类里 , 全国有大约两千例以“新冠”命名 。通过启信宝查询 , 全国目前有1813家在营业企业名称中带有“新冠” ,涉及地产、科技、文化、机械等多个行业 , 最早的成立于1991年 。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查询 , 共有178件商标与“新冠”有关 , “新冠月饼”“新冠炭烧”等在列 。即使在疫情期间 , 也有“新冠”企业诞生 , 丝毫不受“新冠病毒”影响 。 例如2月24日 , 东莞新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 业务范围登记为研发、产销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口罩)、日用口罩(非医用)等 。不查不知道 , 一查“吓”一跳 。 上海嘉定区、济南莱芜区、云南个旧市均有“新冠路” , 成都也有新冠大道 。 在云南个旧市 , 有一个乡叫新冠乡;在山东也有个冠县 , 一些快递公司的业务范围直接标注为“新冠县” 。如果因为“新冠”字样的巧合 , 上述相同的名称就要改掉 , 那可真是替民政部门和知识产权部门操碎了心 。 如果沾有“新冠”就不吉利 , 那新冠乡的群众又该咋活呢?甚至人名中带“新冠”的人要不要惶恐终日?路名、桥名、地名 , 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 是一种约定俗成;企业名、商标名 , 代表了市场主体的品牌价值 , 是一种无形资产 。 它们的“名号” , 经历了时间的沉淀 , 或市场的洗礼 , 无疑具有价值延续功能 。 如果因少数人觉得“心理不适”就要其改名 , 显然把严肃当成了儿戏 。其实 , 关于“新冠”的撞名和更名 , 多数人会一笑而过 , 或者斥其一句“没事找事” 。 但值得留意的是 , 给市长信箱写信要求更名等行为背后的行为心态 , 是不能轻易一笑而过的 。 这里面或许有迷信成份 , 认为不吉利所以要改;也可能疫情阴影下 , 看啥都杯弓蛇影 , 负面心理暗示强烈;又或如网友所说 , 缺乏独立思考或思维僵化所致 。 无论哪一种 , 对于当下的抗疫都是没有助益的 。对待“新冠病毒” , 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对待“新冠”字样 , 大可不必杯弓蛇影 。 病毒面前 , 少一份迷信与心虚 , 多一份平和与自信 , 便多一份抗疫的“免疫力”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推荐阅读
- 『曼谷』?新冠健康证也有假!泰国曼谷一男子网售假医疗证明被捕
- 「武汉市」关于武汉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订正情况的通报
- 「疫情防控」最高检发布第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 新冠疫情■漠河市人民医院:防疫前沿哨 战“役”排头兵
- 「经济复苏」夜间灯光透露经济复苏迹象
- 「新冠」吃大蒜防新冠?5G会传播病毒?世卫辟谣14个传言
- 肺炎:四部委:对外籍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先救治后收费
- 『东南网』98岁天文学家新冠康复,已结束留观回家
- 『确诊病例』国家卫健委:15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例 其中34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 天文学家@98岁天文学家新冠康复,已结束留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