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没有集体逃往青岛,别再交智商税了

韩国人没有集体逃往青岛,别再交智商税了
2月25日 , 工作人员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廊桥口检查旅客证件“青岛人瑟瑟发抖 。 ”这两天 , 对疫情的注意力 , 已经被转移到另一个方向——“出口转内销” , 或者叫“疫情倒灌” 。许多自媒体在喊叫:“大批韩国人飞往青岛躲避疫情 。 ”配套的传言还包括 , 因为韩国人是外宾 , 他们进港以后不必强制隔离 , 因此可能让青岛成为第二个武汉 , 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争“前功尽弃” 。紧接着自然就出现了一种呼声——全面禁止韩国人入境 。 人们对地方政府是否作为的疑虑 , 也在以小时计地加深 。事实究竟如何呢?怎么想的?乍一望去 , 这还真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假设 。韩国的确出了问题 。一名女性“毒王” , 游走于基督教异端教派“新天地教会”一次4000多人参加的集会 , 成为疫情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 。到昨天(25日)下午4点 , 全韩已有977名病例 , 最近两天暴增了195% 。 官方预警级别也从“警戒”提升至最高的“严重”级别 。韩国人没有集体逃往青岛,别再交智商税了
2月25日 , 在韩国大邱 , 当地居民在雨中排队购买口罩 , 超市告示每人当日限购一只口罩推理就开始了 。危机出现 ,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逃离 。无论是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 , 都会支持这一点 。第一个问题 , 逃往哪里?现象似乎激发了人们的数据理性:2月24日 , 从首尔、仁川等地飞往青岛的机票价格暴涨 , 从平时的五六百元上涨至三四千元 。价格猛涨 , 说明需求猛增 , 这一点很容易取信于人 。第二个问题 , 韩国人逃往青岛合乎理性吗?没有问题 。因为青岛在地理上临近韩国——山东半岛就像中国大陆向韩国伸出的一只手 , 两地经济联系紧密 , 仅青岛市就居住着10万以上的韩国人 , 尤其是城阳区 , 甚至还有“韩国村” , 韩味浓郁 。 要逃跑 , 就跑去“第二故乡” , 不但环境熟悉 , 而且社会关系具备 。 青岛完全符合 。韩国人没有集体逃往青岛,别再交智商税了
第三个问题 , 韩国人逃往中国是明智的选择吗?可以认为是 。 理由有三:1、中国的重点疫区在湖北 , 在武汉 , 青岛没什么大碍 , 从比例以及趋势上看都比韩国好得多 。 截至2月25日12时 , 青岛累计确诊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 其中治愈出院38例 , 死亡1例 , 现有确诊病例21例(其中重症1例) , 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2、中国有最好的救治能力 。 一方面 , 中国早经战阵 , 最了解新冠病毒 , 治疗能力首屈一指;另一方面 , 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 能够确保检测、收治资源的到位 。3、只要是新冠病毒肺炎 , 从控制疫情的大局出发 , 不管国籍 , 收治都是免费的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事实上写东西的人根本不需要正面回答 , 因为这是多数人的心理反应) , 从形式逻辑上讲似乎就无懈可击了——韩国的疫情爆发驱使着许多韩国人飞往青岛避难 。青岛危矣 , 青岛要成为第二个武汉了 , 青岛人要倒霉了 。这样写东西 , 很容易十万加 。事实如何?别急着交智商税 。上面的一整个逻辑链条 , 除了韩国病例猛增、韩国大城市飞往青岛的机票价格上涨 , 剩下的全部都是在此基础上脑补的内容 , 对不对?脑补得非常合理 , 问题是不符合事实 , 而事实又特别简单 。其一、机票价格暴涨 , 说明舱位供不应求 , 这没错 。 问题是 , 由于疫情肆虐 , 航班大幅削减 , 供给量下降 。 即便是需求不变 , 或者收缩幅度小于供给下降幅度 , 价格也会上涨 。中国驻韩大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 , 2月24日签发的签证量仅有300个 , 重灾区所属的釜山领事馆签发仅21个 , 远远小于正常签发量 。 而且这300个 , 还是去往全中国的 , 分到青岛有几个呢?其二 , 这时候即便韩国人去往青岛的数量增加 , 是否就意味着异动呢?签证量指向的是临时需求 , 有一些人是不需要临时签证的 , 比如在持有工作签证的韩国人 。最近一段时间 , 中国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做好防疫准备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复工复产 , 而青岛堪称复工复产的楷模:截至2月21日 , 31个已经公布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的省市区中 , 山东以79.4%位居首位 , 其中 , 青岛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高达90% , 仅次于100%的聊城 。韩国人没有集体逃往青岛,别再交智商税了
2月22日 , 在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一家印花企业生产车间里 , 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这个时候 , 韩国人回到工作岗位 , 非常合理 , 说不上躲避疫情 , 最多只是推测 。其三 , 尽管韩国人这时候回青岛很合理 , 也不意味着飞机上坐的都是韩国人 。 入境旅客的国籍结构 , 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 。24日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32次工作例会上 , 宣布了一些“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措施 , 就被认为是对“韩国人为躲避疫情大举进入青岛”的回应 , 事实上关系甚微 。真正的回应应该是入境旅客的国籍结构 。 昨天晚上终于看到了流亭机场的数据:近期 , 韩国航线日均进出12个架次 , 其中进港航班6个架次 , 进港旅客800人次左右 , 中国籍旅客超过80% , 韩国籍旅客不到20% , 韩籍人士以在中国工作 , 有产业人士或学生为主 。也就是说 , 每天不到160名韩国人抵达青岛 。这能称为“大批韩国人飞往青岛”吗?飞机上那80%的中国人从韩国回来的原因很简单:有的是公事需要 , 来回出差;有的是工作因疫情中断回国 , 毕竟多数人从事的还是与中韩经贸交流相关的工作(如翻译) , 而疫情已经打压了经贸往来;一部分的确可能是因为韩国的疫情激增趋势而回国躲避 , 但这个账不能算在韩国人头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