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谈诗(一)
有唐一代 , 群星璀璨 , 佳作迭出 。 就名气和实际成就而言 , 李白和杜甫堪称翘楚:“李杜文章在 , 光焰万丈长 。 ”(韩愈《调张籍》) 。 然而 , 就具体诗作而言 , 唐人其他不少作品也可与李杜一比高下 , 甚至于在韵味方面还可能超过李杜 。 以崔颢《黄鹤楼》为例 , 虽然这首诗不协律(第二联平仄不符合要求) , 但是 , 正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说 , “若是果有了奇句 , 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 崔颢《黄鹤楼》大笔落墨 , 一气呵成 , 深邃壮阔 , 情景交融 。 山川形胜 , 尽收眼底 。 青山依旧 , 往事悠悠 。 后人有认为崔颢这个作品为唐人七律之首 。 如南宋严羽在其《沧浪诗话诗评》中就提出:“唐人七言律诗 ,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连同时代的诗仙李白登黄鹤楼看到催诗 , 都自叹弗如:“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 ” 当然了 , “唐人七律第一”也存在争议 。 明代胡应麟《诗薮》就说 , 不要说唐诗 , 就是明代以前的所有七律 , 都没有一首能够超过杜甫的《登高》 , 说“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 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就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言 , 杜诗超过催诗 , 这是毫无疑问的 。 但正因为过于四平八稳 , 所以 , 杜诗不及催诗洒脱 ,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据说是效法崔颢《黄鹤楼》之作 , 此诗也是唐人七律的难得佳什 。 李诗此作感情真挚 , 意境悠远 。 比起《黄鹤楼》来 , 格律也更加严整 。 总体说 , 催李作品也的确难分伯仲 。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李诗第二联“吴宫花草埋幽径 , 晋代衣冠成古丘”写得太实 , 缺乏想象余地 。 催诗第二联“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虽然不协律 , 但意境更加深邃 , 更加耐人寻味 。 或许高下就在于此 。 附录: (一)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 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 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 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 , 长安不见使人愁 。 (三)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