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铠甲的代表之作!“光明铠”影响了几百年( 二 )
历史发展到南北朝时期 , 一种新型的铠甲出现了 。 这种新型的铠甲 , 延续了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明光铠”的名字 , 但样式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这种铠甲在基本形制上依然是用单个的铁甲片串联起来组成铠甲 , 但在胸前和背后的位置上 , 却各出现了两个椭圆形的大型金属甲片 , 犹如在胸前背后挂着几面镜子一般 。 这种设计有两个好处 , 一是强化了胸前背后要害部位的防御能力 , 二是在阳光下时 , 胸前金属甲片能够发出反光 , 既能提升本方的士气 , 也能对敌方形成心理威慑 。 不过 ,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 , 这种新型的明光铠产量依然较少 , 只能供少数精锐武士穿戴 , 主流的铠甲还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两档铠 。 首个穿着明光铠作战并见于史书的人是北周时期的将领周祐 , 《北周书》记载:“祐时着明光铁铠 , 所向无前 。 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 ’ , 皆遽避之 。 ”可见 , 穿着明光铠对敌军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 。 出土的北魏武士陶俑 , 注意其胸前的两个椭圆形金属甲片
进入隋唐以后 ,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步入兴盛期 , 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 , 封建经济繁荣 , 明光铠终于取代两档铠成为了中国铠甲的代表作 。 《唐六典》卷十六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 , 二曰光要甲 , 三曰细鳞甲 , 四曰山文甲 , 五曰鸟鎚甲 , 六曰白布甲 , 七曰阜绢甲 , 八曰布背甲 , 九曰步兵甲 , 十曰皮甲 , 十有一曰木甲 , 十有二曰锁子甲 , 十有三曰马甲 。 ”其中 , 前五种都是铁甲 , 而明光铠位居首位 , 是唐人眼中毫无疑问的“大唐第一甲” 。 一副完整的唐代明光铠 , 应当由带有护耳和顿项的兜鍪、肩部的披膊、躯干部位的铁甲、胸部和背部的护心镜(即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金属甲片)、保护腿部的腿裙组成 。 这种防护水平 , 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水平 。 而甲片的组合形式 , 也从过去主要靠结绳串联的模式编为鱼鳞甲、山纹甲等更高级、更精美的形式 。 这也标志着 , 中国古代铁铠甲从工艺水平到防护水平 , 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 。 精美华丽而又具有很高防护力的明光铠 , 无愧是中国古代铁铠甲的代表之作! 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唐代武士塑像 , 其身上穿的就是经典款式的唐代明光铠 , 甲片采用了山纹甲和鱼鳞甲混用的形式
正是由于明光铠太有名了 , 而且外形上也十分霸气 , 以致于很多人在想象唐朝军队的形象时 , 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唐朝军队应该都穿着明光铠 。 其实 , 这只是一个不合史实的臆想而已 。 《太白阴经》记载 , 唐军一个“军”级单位 , 将士共一万二千五百人 , 其中“甲六分七千五百领” , 就是说 , 唐军披甲率大约在60% 。 唐军总兵力大约在50-60万人 , 如果按60%的披甲率计算 , 那么至少需要30万领以上的铠甲 。 同时 , 武备库里还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储备铠甲 , 以供补充 。 这样算下来 , 唐朝至少要有40万顶以上的铠甲存量 。 而明光铠无论从材质还是制作工艺上看 , 都极其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 如果40万顶铠甲都是明光铠 , 那成本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 即使是鼎盛的唐朝也无力负担 。 正是因为铁铠甲成本不菲 , 全部装备铁铠甲不现实 , 唐代才会在保留皮甲的同时又发明了木制铠甲乃至纸制铠甲 。 所以 , 唐军当中 , 明光铠不可能是铠甲的主力装备 , 而应该是属于少数精锐部队(例如拱卫皇帝的羽林军)和高级将领穿戴的高级装备 。 唐长乐公主墓壁画中的唐代羽林军形象 , 他们都穿着明光铠
推荐阅读
- 「见证」《见证》完整版来了!中国战“疫”英雄影像档案这样诞生
- 『中国新闻网』长庆油田细化页岩油开采技术 撬开效益开发“阀门”
- 『境外投资』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债券167亿美元 中国股票价值投资前景非常好
- 「中国」微视频:别带着偏见看中国……“老外”们这样讲述中国抗疫时刻
- #中国消防TB#一把火损毁90辆车的教训,他没记住
- 「运营商段子手」联通圆了5G下井中国梦!全国首个“5G智慧矿山”项目合同签约
- [中国山东网]男子酒后驾车见交警就停 扣分罚款降级得不偿失
- 「中国山东网」威海:醉驾巧遇交警夜查 被取保候审等待判决
- 中国经济■一季度中国经济,你最关心的10个问题!
- [美妙玄幻之旅]中国“奇葩”城市:拥有17座火车站,站名中几乎没有城市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