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二 )


正好巧遇一个密切接触者入住 , 体温检测 , 信息登记 , 告知隔离期间注意事项……这位市民在医护人员引导下 , 消失在我的视野外 , 他将乘坐指定的专用电梯至隔离区 。
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服务和管理 , 这个隔离点配备了包括3医3护在内的18名工作人员驻守现场 , 提供24小时隔离观察、生活服务、心理疏导、安全管理等服务内容 。
截至17日 , 湖北省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99322人 , 尚在接受医学观察69270人 。
短暂的别离 , 是为了长久的相聚 。 期待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回家 。
【时间:11时30分;地点:武昌医院】
采访人员熊琦:不幸的消息 , 突如其来 。
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文章图片

2月5日 , 武汉方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 , 新华社采访人员熊琦在江汉方舱医院隔离区内采访拍摄 。 新华社发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于18日上午去世 。 他可能是全国第一位因抗疫而牺牲的医院院长 。
又一位白衣战士倒在了抗疫火线上 。
在去世前 , 他最担心的还是他的战友们 。 武昌医院是全市首批定点医院之一 , 他一直都要求同事们做好防护 , 得知自己受到感染后 , 刘智明询问与他接触过的每一位同事 , "如果我们有事 , 他会觉得很内疚 。 "武昌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哽咽地告诉采访人员 。
截至2月11日24时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 , 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 , 已有6名医护人员以身殉职 。
战友倒下 , 战事未休 。 没有时间悲痛 , 也无暇感伤 , 擦干眼泪 , 又继续走上战场 。
在抗疫一线战斗了一个多月 , 我曾四次进入隔离区 , 见证了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与疫魔竞速 。
其实 , 这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 ,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奋力抗击 。 举目四望 , 我看见全国各地伸出的援手 , 正在拼命拯救这座城市 。
【时间:12时许;地点: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
采访人员李思远、潘志伟:疫情防控 , 难在基层 。
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文章图片

2月15日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思远(右一)在武汉市硚口区利济路附近采访交警 。新华社发
武汉市17日开始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 , 提出要摸清底数 , 不落一人一户 ,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 我们18日走访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 , 发现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趋紧 。
"除就医以及防疫情、保运行等岗位人员外 , 其他居民一律不得外出 。 "我们在青和居东区门岗处看到 , 小区出入口已经被围栏封闭 , 社区工作人员正对个别想要外出的居民耐心劝导 。
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文章图片

1月28日 , 新华社采访人员潘志伟在武汉天河机场采访抢运援助物资 。新华社采访人员 程敏 摄
青和居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 8230名居民中 , 老人超过2000人 。 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说 , 一大早 , 社区就派出15个小组到社区进行挨家挨户排查 , 预计当天就可以完成95% 。
在社区第三网格 , 一栋居民楼集中了366户居民 。 网格员李文丽穿着雨衣改装的防护服挨家挨户巡查:敲门 , 询问基本情况 , 测体温 , 登记好每家每户的需求 。 一上午奔走之后 , 李文丽共完成160户居民的巡查 。 "手指都敲疼了 。 "李文丽淡淡地说 。
采访时 , 采访人员问到李文丽的家庭情况 , 她突然把头扭向一边 , 瞬间泪目:"我想起了6岁的孩子 , 从大年初一之后就再也没见到他 。 "
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文章图片

2月9日 , 新华社采访人员方亚东(左)、冯国栋(中)在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社区采访社区工作人员 。 新华社发
社区就是这样琐碎而真实 , 大排查任务紧急而繁重 , 社区工作者压力巨大 。
江城"水暖" , 社区先知 。 透过社区 , 看懂武汉 。 希望我们的城市早日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 , 恢复往日的平静秀丽 。
【时间:14时许;地点: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浐川村】
采访人员伍晓阳 胡虎虎 陈罡:农村疫情防控 , 不容懈怠 。
记者@战“疫”的一天——新华社记者直击湖北保卫战
文章图片

2月10日 , 新华社采访人员伍晓阳(右)在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采访农村防疫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胡虎虎 摄
孝感是湖北省除武汉之外疫情最重的市州 。 我们来到孝南区杨店镇浐川村 , 这也是我们在孝感的第13天 。
全村800户2750人 , 其中武汉返乡人员238人 , 有2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 目前 , 一人已治愈 , 密切接触者4人已解除观察;另一人14日被确诊 , 15名密切接触者已分别被送到集中观察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