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贫困老人捐出毕生积蓄”,网友为何不买账?( 二 )
他们不该被推在前面 归根结底 , 这些最近频繁出现的“贫困老人捐家底”新闻最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 , 它采取了一种赞美的腔调 。 不认同这种赞美 , 一方面是因为它可能产生树立典型、鼓励更多处境相同的人去参与的效果 。 这种思维在我们的社会中潜移默化长期存在 , 比如对于普通人而言 , 隔壁班同学捐款一万的消息一定比某明星捐款一千万的消息更具有震撼性 。 说不定 , 还会因此生出“我是不是也该多捐点”的念头来 。 对于那些本就渴望为抗疫贡献点什么的善良之人来说 , 频繁赞美其他老人捐献自己的积蓄 , 效果可能就像学校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捐款积极分子名单” , 使人不自觉地就看轻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想奉献到更大的利益中去 。 但前文已经说过 , 个体的公益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 , 那已经不能叫公益 , 叫自我牺牲 。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 , 没有人逼迫他们捐款 , 老年人完全有自由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 , 如果因为他们的资产状况就拒绝他们的好意 , 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吗? 但是 , 就像我们不会劝一个贫血病人去无偿献血一样 , 大肆赞美生活拮据的老人捐出自己的积蓄 , 也是一种慷他人之慨 。 老人及弱势群体本就是社会福利制度需要保障的对象 , 但从过往的报道我们知道 , 当福利制度一层层落实到下面 , 并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和尊严 。 如果疫情的发展真的到了需要人民倾囊相助的地步 , 被推在前面树立成慈善榜样的人 , 又怎该是这些平日里早已被边缘化的人群?
一个成熟的社会 , 不需要通过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还大肆宣扬来抵御灾难 。 就像这些年人们愈发不愿看到灾难中个体的牺牲被歌颂 , 不愿看到所谓的“无私奉献”被架到了道德的高地 , 在煽情中完成了对宏大意义的升华; 只从弱势群体捐款的事情中看到崇高 , 却刻意忽视了他们的不易 , 好像这个人群为更大的事情压榨了自己的生活只是这份光荣的一个小注脚 。 只注重崇高意义却对个体生活冷漠 , 是这次令舆论不满的根本 , 也是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处理“集体VS个人”问题时的顽疾 。 当然 , 从捐款者的主观角度来说 , 他们迫切想提供帮助的善意没有错 。 就像那位因为被村干部拒绝捐款就嚎啕大哭的拾荒老人一样 , 硬要从他们的主观源头简单粗暴地浇灭热血 , 其实也是很残忍的事情 。
越是这样 , 越需要我们反思该怎样更合理地对待他们的善心 。 事情发酵后 , 高晓松发博称 , 如果老人的捐款实在盛情难却 , 那是否可以建立一种专门的、可撤回本金的信托基金 , 用年化收益行善 , 用本金为老人们日后的生活兜底 。
我们都知道 , 连这样的大规模讨论都是第一次 , 更不要说这些初步的建议是否真的能落实成一种对于弱势群体做慈善的制度保障 。 但这种提议的背后至少体现了一种关怀和共识: 如果一定要让那些本就该受到帮助的人去帮助他人 , 那我们至少希望能有一张安全的网能在关键时刻兜住他们 , 就像捐款之人本意也是希望自己的一点善举能帮社会编织出这张兜底的网 。 比起虚无飘渺的道德荣誉 , 让老人能老有所依 , 让弱势群体保有个体的基本尊严 , 让每个人的善心都能流到正确的方向 , 都是更有人味儿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齐鲁网@85秒|巾帼榜样!身患重病的她带领村里残疾人和贫困户一起脱贫
- #北京日报客户端#大兴一老人落水河中漂流,消防员飞奔两公里跳河救人
- 『华山网』赵伟:愿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 「楚雄看点」楚雄州上章村农贸市场门口渣土车侧翻,一老人被埋遇难
- 『0472』【爆料】催泪瓦斯“伺候”!包头一司机撞倒老人倒车要跑 他的车竟然是…
- 「北京日报客户端」老人被困电梯,消防物业联手救援
- 【人民日报客户端重庆频道】“危房改造有资金,但家里无力自建咋办?”万州老人唐文珍这个烦恼,解决了
- 汉中家乡:汉中一老人被压车下!
- 「云南平安高速」治庸·便民丨老人醉梦高速 民警急寻送医
- 「阎良区人民检察院」辅警晨跑途中救助身患尿毒症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