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训练(30)上古导引奇术-《周易》上

上古导引之奇术---《周易》(上) 说到《周易》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算命、看风水 , 那是迷信的东西 。 如果到大街上走一走 , 就会发现 , 那些在大街小巷吆喝着给人算卦的人都称自己是用《周易》来给别人算命的 。 但是《周易》能被誉为群经之首 , 大道之源 ,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 , 自然有自身的魅力 。 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神妙 , 但也不是简单的迷信能概括的 。 本文尝试从《周易》的缘起和发展变化 , 可以大致探寻其奥义所在 。 《周易》有“人更三圣 , 世历三古”的说法 , 即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伏羲 , 中古时期的周文王和近古时期的孔子 。 伏羲根据河图 , 洛书 , 制定了先天八卦 , 是《周易》最早的“作者”;文王拘而演《周易》 , 周文王把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为后天八卦 , 并进一步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 , 这是《周易》与八卦的又一次大发展 。 孔子则系统解释了《周易》 。 伏羲究竟怎么得到先天八卦的呢? 设想下上古之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面对的问题 , 可能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呢?换言之 , 古人如何认识世界以顺应环境? 传说伏羲在统治天下(估计就是几个小部落的联盟)的时候 , 仰察天上的日月星辰 , 俯观地上的山川沟泽 , 近取之于自己一身一体 , 远取之于别的器物 , 这样便开始创制八卦 , 以此来通晓万事万物的性质 , 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 。 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 是抽象的理论思维开始 。 上古时期还没有文字 , 语言也是简单、原始 。 多数人的眼界和思维局限在表象 ,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事物 , 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 想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 只会看见表象不会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 八卦指出 , 世界的构成是由地、山、水、风、天、泽、火、雷构成的 , 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 先天八卦构成了一个认识自然的理论模型 , 任何东西都可以装进这个框架里去 , 包括天地、山水、男女 。 这样就可以简单的引导人们对万物进行考察、分类 , 并得出一些初步的理论结果 。 然而八卦理论毕竟显得过于原始、粗糙 , 而且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一样 , 属于一种静态的理论模型 , 因此上古之人还不能借此对自然现象作出完整的解释 , 社会生活的复杂纷繁和活动范围的增大也使人的生存产生更多变数 , 当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后 , 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祸福 。 于是发明了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占卜 。 占卜的根本用意是向神灵询问人事的吉凶祸福 , 以便希望冥冥中得到神的启示 , 得吉去凶 。 占卜的工具有多种 , 以龟卜为例 , 将龟壳在火上加热产生裂纹 , 再依据这种裂纹的形状来推断人事的吉凶 。 根据《周礼》记载 , 当时的占卜人将裂纹的形状具体细分成一百二十种之多 , 断定这些形状吉凶的辞句总共三千六百条 。 可见周代人很相信龟卜 。 那么占卜人怎么把裂纹跟人事的吉凶对应起来了的呢? 占卜人必然尝试了各种解读方法以求得裂纹和吉凶之间的对应关系 。 每次占卜以后 , 都会做记录 , 并与实际的结果进行比较 , 看占卜是否准确 。 在长期的占卜和解读过程中 , 发现了某种解读方法比较靠谱和灵验 , 似乎可以揭示占卜的某些规律 。 通过这种比较靠谱的解读方法 , 将裂纹和人事的吉凶产生对应关系 。 当然这种解读方法必然是不可泄露的国家机密 。 周文王本人就是个占卜的高手 , 八卦到了文王手里 , 又玩出了新花样 。 文王被商纣王囚禁起来达七年 , 在这七年里文王大概经常要靠算命抽卦来排解自己的时光 。 因为在监牢里没有龟壳 , 只能用小木棍来代替 。 他将八卦两两重合推演而成六十四卦 , 又给各个卦加了名字 , 排好顺序 , 每演一卦 , 就把自己演卦得出的结果写在上面 , 也就是所谓卦辞 。 卦辞都包含了吉凶的推断 , 然后编撰成书 。 到这里 , 与先天八卦的静态结构不同 , 后天八卦成了人与神沟通的工具 。 因此 , 人具有更多主动的解释性 。 《周易》中的卦爻辞共有四百五十条 。 它构成了《周易》一书的主体 , 是算命占卦的主要依据 。 问题在于《周易》只有卦象、卦爻词 , 却没有记载解读卦象的理论根据和推演方法 。 正因为最关键一步的缺失 , 故给后人提供了各种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 对于《周易》的解释 , 大致可以分为两派 。 一种意见认为《周易》是纯粹的卜筮书 , 研究易经就是为了弄懂卜筮 , 进行占卜 , 也就是为了算卦 , 就是为了预测前途和吉凶祸福 , 另一种意见认为 , 《周易》实质上是一部哲学书 , 占卜只是它的躯壳 , 外壳里面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灵魂 , 研究《周易》就是为了弄清它的哲学内涵 。 持前一种意见的 , 就是所谓的象数派 , 持后一种意见的就是称为义理派 。 至于大街上招摇撞骗、故弄玄虚的所谓易学也能沾边 , 但非易学主流 , 故略去不提 。 据传孔子开义理派风气之先 , 并作《易传》 。 认为《周易》中八卦及六十四卦体现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 。 《周易》卦爻辞多是记录和叙述某一件事和某一现象 , 而《易传》把具体的卦爻辞上升到抽象的阴阳关系 。 到了汉代 , 孟喜创卦气说,以解释《周易》原理 , 说明阴阳灾异 。 魏晋王弼一反象数派解易之风 , 主张“得意忘象” , 他着重于发挥卦象所讲的道理 , 而不着重于卦象之间的关系 。 宋代象数派代表邵雍 , 推祟河图、洛书 , 宣扬卦变说 。 作为宋代的义理学派 , 因易以明道 , 程颐易学以“天理”为最高范畴 , 奠定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 。 《周易》的各种解释层出不穷 , 又都无法令人信服 。 朱熹他对以往的易学极为不满 , 一是“生出许多象数来”;二是“硬要从中讲出许多道理来” 。 并且反反复复地辨明 , 《周易》起初只是卜筮之书 。 也就是说 , 从汉代以来 , 无论是讲象数还是讲义理 , 在朱熹看来 , 都不是圣人的本义 , 而是后人的节外生枝 。 宋以后的易学演变也不出义理、象数的范畴 , 故略去不提 。 由于《周易》没有明确记载解读卦象的方法 , 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悬念、假想、猜测 , 《周易》虽然流传了几千年 , 解说它的书籍估计不下三千种 , 然而没人能够完全解释清楚 , 有些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 有些陷入神秘谶纬 。 本文尝试从导引术的角度出发 , 探究解读卦象的理论根据和推演方法 , 形成对《周易》预测方法的一种相对靠谱可行的解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