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武汉病毒所是疫情源头?学者呼吁不要凭空假设( 三 )
薛宇还着重提到一点 , 如果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泄漏的RaTG13 , 这个泄漏事件应当至少在6.6年之前 , 且野外必须能够找到大量的、介于2019-nCoV和BatCoV RaTG13之间 , 且与2019-nCoV具有更高相似度的病毒菌株 。
当然 , 也有人提出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或会加快病毒突变速率 。 薛宇对澎湃新闻再次强调 , "关于新冠病毒的突变速率 , 比较严谨的估算约为我使用的突变速率的1/3 , 所以我已经尽可能高估新冠的突变速率 , 就是防止别人在这个地方做文章 。 "
他还表示: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的分析表明 , 2019-nCoV的进化速率比较低 , 有研究者估算2019-nCoV的突变率是2.067×10^-4个碱基/位点/年(http://virological.org/t/temporal-signal-and-the-evolutionary-rate-of-2019-n-cov-using-47-genomes-collected-by-feb-01-2020/379) , 换算之后大约是每年全基因组6个碱基突变 , 远比我假设的突变率要低 。 另外 , 也有学者使用不同的模型 , 估算2019-nCoV的突变速率约为0.42 x 10^-3 - 1.89 x 10^-3 , 这个数字也比我使用的要小 。 因此 , 我们估算2019-nCoV每年大约突变90个碱基位点 , 这个数字可以认为是上限 。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微生物和免疫系终身教授项焰在一份评论中也指出 , 结合其他冠状病毒的假定突变率估计 , RaTG13和nCoV-2019这两种病毒可能在25到65年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
值得一提的是 , 前述印度团队已撤下了上述引发风波的论文 。 论文的作者之一在BioRxiv平台上留言称:这是初始研究 。 我们无意于为阴谋论提供原材料 。 尽管我们尊重科研同行在BioRxiv及其他地方的批评与评论 , 但这个故事已经在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上以不同的方式阐释和分享了 。 为避免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进一步的误解和混乱 , 我们决定撤回预印本 , 并在重新分析后提交修正版 。
石正丽本人在2月2日发布的那条朋友圈也特地提到 , "印度学者已经决定撤回这篇预印本文章" 。
研制SARS转基因病毒?石正丽只是第14作者 , 实验在美国进行
围绕石正丽实验室是"病毒源头"的"依据"之一还包括其2015年11月参与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另一篇论文 。
这篇论文中 , 研究团队选取了与SARS冠状病毒序列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SHC014毒株来进行病毒改造 , 随后用于一系列研究 。
正如前述周鹏所说 , 冠状病毒感染人的主要"钥匙"刺突蛋白能否利用受体ACE2取决于其是否进化变异到能感染人的能力 。 同样 , 虽然SHC014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同源性很高 , 但SHC014棘突蛋白与SARS的序列不同 , 因而据推断其不能感染人的细胞 。
研究团队对SARS冠状病毒使用反向遗传学系统 , 生成并鉴定除了一种小鼠适应的SARS冠状病毒骨架中表达SHC014刺突蛋白的嵌合病毒 。 反向遗传学是通过定点突变某基因 , 研究其表型来确定该基因的功能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
结果表明 , 在SARS冠状病毒骨架中编码SHC014刺突蛋白的2b组病毒可以有效利用SARS受体ACE2的多个直系同源物 , 在原代人呼吸道细胞中有效增殖 。
通过感染小鼠模型的动物实验 , 研究团队发现 , SARS病毒和改造后的嵌合病毒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 SARS病毒很快引起小鼠体重下降 , 并在感染后的4天死亡 。 而在相同病毒滴度条件下(104PFU) , SHC014-MA15虽然能引起小鼠体重下降 , 但并不致死 。 和SARS病毒相比 , 嵌合病毒对呼吸道的感染也远比SARS弱 。 这说明改造后的SARS病毒毒力下降了很多 。
另外 , 对于ACE2缺失的小鼠 , 改造后的SARS病毒无法诱发任何症状 , 这说明ACE2对于SARS病毒的感染是必须的 。
论文内容明确之后 , 武汉病毒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具体负责了哪些工作?实际上 , 该论文共有15名作者 , 石正丽排在第14位 , 且非通讯作者 。
论文最后的"作者贡献"部分明确了个人分工 , 石正丽仅提供了SHC014棘突蛋白序列 , 并未参与实验或撰写论文 。
除了石正丽以外 ,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另一名科研人员葛行义负责假型实验(一种预实验) 。
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Vineet D 。Menachery负责设计、协调和执行实验 , 同时完成分析并撰写手稿 , 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也都是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实验室进行 。
研究团队的这项研究曾让外界质疑 , 改造后的新病毒是否会从实验室泄漏?《自然》资深采访人员Declan Butler在2015年撰写的一篇报道也被截取部分内容用以佐证类似质疑 。 例如 , 法国巴黎巴斯德(Pasteur)研究所的病毒学家Simon Wain Hobson指出 , "如果病毒逃脱 , 那么谁也无法预测它的传播轨迹 。 "
推荐阅读
- 困境儿童@民政部:15省份救助保护393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
- 『武汉』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一季度』一季度GDP数据来了 疫情未伤经济“筋骨”
- #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
- 「确诊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网络诈骗之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 【中国新闻网】武汉复工体检热 检查结果当天可查
- 『黑龙江』黑龙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北京#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疫情减租政策延长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