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之下,别因为本能的恐惧放弃了共情的能力

原创 梁文道 看理想

疫病之下,别因为本能的恐惧放弃了共情的能力

2月1日 ,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纳德拉在Twitter上发起“拥抱一个中国人”(#AbbracciaUnCinese)的倡议 。 他说 , 新冠病毒是一场共同的战斗 , 希望意大利人理性地看待疫情 , 不要因此而歧视和害怕中国人 。 许多意大利民众纷纷响应 , 并上传自己与中国人拥抱的照片 。 上图即为一位意大利小女孩和中国小女孩的暖心拥抱合影 。 " 不断蔓延的恐惧、恐慌和不信任 , 以及相互的歧视和排斥 , 才是大规模的流行传染病里伤害我们最深的事情 。 " 讲述 | 梁文道 来源 | 看理想·八分 (文字经删减编辑)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 , 不少国家相继宣布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限制措施 。 部分地区甚至隐隐约约出现了新一轮“排华”趋势 , 包括针对东亚其他地区黄种人的广泛歧视情况也都在发生 。 与此同时 , 国内也出现了不少“围堵湖北人”“隔绝武汉人”的歧视言论和行为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是因为恐惧 。 1. 一种与疾病不成正比的恐惧 其实这种恐惧不难理解 , 这从来都是人类疫症史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对所有外来疾病的恐惧 , 最终都会扩大成对某一外来族群的恐惧 , 也是将一个少数族裔污名化的理由 。 回首19世纪末 , 美国的旧金山(San Francisco)曾经发生过一场鼠疫 。 由于疫情最早在中国华南地区爆发 , 面对这场“外来疫病”的威胁 , 恐慌的旧金山人就将这场鼠疫与中国人划上等号 , 旧金山政府非常决绝地封锁了整座中国城(Chinatown) , 挨家挨户排查病例 , 甚至切断了食品供应 。

疫病之下,别因为本能的恐惧放弃了共情的能力

当年关于旧金山中国腺鼠疫的报道 当然 , 将某一种流行传染病与某个群体对等其实并不只针对中国 , 也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 , 就像梅毒在西方国家历史上 , 英国人曾经称之为“法国病” , 法国人就叫它“意大利病” , 荷兰人称它为“西班牙病” , 而俄罗斯人叫它“波兰病” , 中东穆斯林则称之为“基督徒病”…… 有意思的问题在于 , 其实从19世纪后期开始 , 人类现代医疗史上开始出现一种情形 , 那就是大部分时候 , 本土常有的某种疾病(包括传染病)的杀伤率以及可怕程度 , 往往会大于一些外来疾病 。 但是 , 大部分人对本土一直存在的疾病的恐惧 , 远远小于那些外来的传染病 。 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就是 , 我们对这些本土疾病的存在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 长久以来也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应对模式 , 所以反而不太在意这些疾病了 , 尽管它们的传染效率和致死率可能更高 , 比如流行性感冒 。 当然 , 我们也还会害怕那些我们还没有发展出应对模式、对它还不甚熟悉的疾病 , 尤其是流行传染病 , 比如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我们对它的恐惧 , 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太多未知:它的源头究竟在哪?它是否还会不断变异?口罩和手套是否能有效隔绝它?……关于新冠病毒的许多问题我们都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答案 , 而同时它还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 , 我们对它的研究也只能是逐步进行 。 因此 , 我们当然会对这种病毒以及它可能造成的伤害 , 形成一种不成比例的恐惧 。 很多时候 , 我们对付这些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封锁、围堵) , 其激烈程度 , 与疾病带来的实际伤害并不成正比 , 反而是与我们的恐惧成正比 。 那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湖北和武汉的老百姓们 , 他们难道会不恐惧吗? 他们不仅身处疫病爆发的中心 , 还要面对凌晨突然宣布的“封城” , 他们也在害怕未知的东西 , 恐惧他们还不了解的东西 , 并且还要为此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 在这种情况下 , 能够挽救他们的其实是信心 , 能够让他们继续留守在武汉的也是信心 。 但问题是 , 主流媒体、权威机构的公布 , 信息流通的保证 , 以及医疗资源、城市防护措施、基本生存物品的供需等等 , 到底能不能给到这样的信心?在最近各种各样的新闻讯息里 , 我们很遗憾看到 , 原本许多值得信任的媒体、机构都失信了 。 接下来 , 民众还能从中获得多大的信任感 , 还是存疑的问题 。 2. 隔离 , 作为防疫的一种古老手段 出于对外来传染病 , 以及对一种崭新的尚无有效对策的传染病的恐惧 , 我们最常采取的一种做法就是现在看到的“隔离” 。 这实际上是历史上非常古老的一种对付传染病和疫症的手段 , “隔离”一词的英文为quarantine , 最早来源于拉丁文quadrāgintā , 也有说来源于意大利语quaranta , 指的是威尼斯——这座曾经称霸地中海的海权共和国——曾经在14、15世纪采取的一种措施 , 这种措施是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