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铜矿并不多,那青铜器所用的铜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二 )

红铜矿并不多,那青铜器所用的铜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自此 , 人类开始掌握了红铜的冶炼方法 , 但是红铜金属熔液难以铸造成型 , 易吸收空气 , 成型后器物制品往往带有气眼 , 表面粗糙 , 硬度也不足 ,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 青铜的冶炼 青铜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 考古学家们有两种推测: 一种观点认为 , 青铜是在冶炼红铜的长期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 最初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的红铜并不非常纯 , 其中含有一些杂质 , 如少量的铅、锡、铁等 , 但因为铅、锡含量很低 , 还不能称为青铜 。 可是人们无意中发现这种合金的机械性能要强于红铜 , 从而进一步开始有意识地向红铜中添加锡从而配制出青铜 。 另一种观点认为 , 青铜冶炼可能是人类在采掘金属矿时 , 用火烧烧烤岩石 , 然后浇水 , 使矿石裂缝 。 锡青铜含锡25%时 , 熔点只有800℃ , 当矿石是铜锡共生矿时 , 在800℃左右的木炭或者干柴火焰中 , 便能获得青铜 。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 在学界都获得了广泛支持 。 中国的青铜冶炼 我国青铜冶炼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选矿、初炼、精炼 。 现在的考古发现表明 , 大多情况下 , 开采矿石与初炼是在铜矿产地进行的 , 而精炼和铸造则会运抵他处进行 。 1. 选矿 我国铜储存量非常大 , 最早于《管子·地数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出铜之山 , 四百六十七山 , 出铁之山 , 三千六百九山 。 ”据说古代神话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赤铜矿(红)、孔雀石(绿)、蓝铜矿(蓝)、黑铜矿(黑)、石英(白)——就是铜矿及其伴生的脉石 。 古代人根据经验寻找铜矿 , 颜色青绿的孔雀石 , 伏地生长的红色铜草都是找矿的标志 。 开采后的铜矿石一般需要人为进行挑选 , 筛出杂质较少的矿石进行初炼 , 但商代大概主要是从孔雀石铜矿中炼铜 , 孔雀石含铜量高 , 也可能不经富选直接入炉冶炼 。 2. 初炼 铜矿石接下来需要加以破碎 , 然后与充作燃料和还原剂的木炭一起投入炉中 , 将温度升至1100℃进行初炼 , 炼得的铜液凝固即得粗铜 。 粗铜一般仍含有较多杂质 , 还需进行下一步精炼提纯 。 3. 精炼 精炼时 , 粗铜被放入熔铜设备中进行熔化 , 且根据所要铸造的器具种类不同 , 加入一定比例的锡铅等合金成分 , 来调节青铜的性能 。 加入锡铅的操作 , 或称为“调剂” , 其分量最早在《周礼·考工记》中有所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 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 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 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 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 , 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 , 谓之鉴燧之齐 。 ”

红铜矿并不多,那青铜器所用的铜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精炼铜使用的工具在不同时期 , 形制多有差异 ,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将军盔” 。 “将军盔”为陶质坩埚 , 周身呈赤红色 , 由红土烧制而成 , 因形状与后世倒放的头盔相近 , 故而被当时参加殷墟考古的工作者取做此名 , 下图即为安阳出土“将军盔” 。 精炼时 , 粗铜与木炭便是置于其中 , 在炭火之上或陶窑之中加热 , 某些出土的坩埚片上还留有小孔 , 专家推测可能是曾连接陶管 , 向内鼓气助燃之用 。

红铜矿并不多,那青铜器所用的铜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安阳殷墟出土“将军盔” 关于精炼时的炉温 , 《周礼·考工记》也有文字记载:“凡铸金之状 , 金与锡黑浊之气竭 , 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 , 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 , 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 ”在这里“金”即指铜 , 铜锡合金在精炼过程中 , 先是原料中所附着的碳氢化合物进行燃烧 , 生成黑浊的气体;接下来随着温度的升高 , 一些氧化物、硫化物和金属挥发出来 , 形成黄白、青白之气;当这些杂质都气化挥发之后 , 火焰呈青色时 , 青铜就制得了 。 “炉火纯青”一词就来源于此 , 指青铜精炼时的火候温度 , 这种根据火焰的颜色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 也被视为化学中火焰鉴别法的开端 。 青铜冶炼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 , 青铜时代大体是指夏商周三代 , 此时世界范围内的青铜冶炼工艺均为火法炼铜 , 这一面貌直至我国湿法炼铜的技术发明后才被改变 。 最早在西汉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中曾有“曾青化铁为铜”的记载 , 曾青又称胆矾 , 指天然硫酸铜或其他可溶性铜矿物 。 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 , 发生置换反应 , 胆矾里的铜离子被金属铁置换制得单质铜 ,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 到宋代时 , 湿法炼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 , 并成为我国生产铜的主要方法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