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赚不到钱,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汉口故事

前进四路是汉口老城区的一条道路 , 北起京汉大道 , 承单洞路 , 南至中山大道 , 接民生路 。 武汉电子市场在沿街的一个大楼里 , 有至少 30 年历史了 。 一楼卖各种电子元器件、电子线材 , 二楼卖音响 , 也有修手表、出售二手电子产品的 。 周师傅的铺面位于市场二楼 。 说是店面 , 其实是上百个音响、老 VCD 机和老电视机堆成的角落 。 一些样式古旧的雅马哈、松下、夏普和索尼叠在一起 , 落了灰 。 周师傅站在一台 VCD 机前 , 把廖昌永的一盘 CD 塞进去 , 放的是《红土香》 。 CD 是从旁边铺子的那对夫妻那里买来的 , 5 块两张盘 。 周师傅不知道廖昌永是谁 , 主要是为了试机 。 “VCD 的话 , 索尼比不上松下的 , 它的光头不够好 , 挑碟 。 ” 他个子只有一米六左右 , 黒瘦 , 衬衣磨得起了毛 , 但搭配得挺时髦 。 黑丝窄边老花镜 , 格子短袖衬衫、迷彩长裤 , 牛皮夹角拖鞋 , 胸前一个黑色小坤包 。 一顶藤编小礼帽放在一台刚收的功放上 。 “这个是国内地下工厂做的 , 你看后头的电源插口 。 进口的都得用转换器 , 这个直接是 220 伏接口 。 ” 他又踮起脚来打开高处一台小夏普彩色电视机 。 电视机还能用 , 可以自动搜台 , 有五个台 , 雪花点盖住了人影 。 “电视里说的都是假的 。 我都不看电视和报纸 。 我就听收音机 , 亚洲电台和美国之音 。 还有凤凰卫视还可以 。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啊 , 这时候不应该找我聊 , 应该到香港去看一看 。 ”

一直赚不到钱,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汉口故事

周师傅 1957 年生 , 武汉蔡甸人 。 从爷爷那一辈起“成分就不好” , 地主 , 被人按在板凳上用竹棍和胶管子打 。 周师傅有三个姐姐 , 由于地主后代的身份 , 出去做事不给积工分 。 他自己小时候觉得出门都抬不起头来 , 压抑 , 讲不了什么话 。 看到人就给人让路 , 因为是“地主的子女” 。 种地一年就赚 5000 块钱 。 1983 年 , 他进城务工 , 在一个乡镇石灰厂工作 。 钱赚得少 , 他只干两年就出来 , 1985 年在王家湾开个体餐馆 , 花几百块办营业执照 , 一个正本和一个副本 , 租金几百块 。 开了六七年 , 卖热干面 。 一碗两三角钱 , 采购面粉得用粮票 。 请了三个工人 , 赚了点钱 , 也算“万元户” 。 “你有钱别人比你还有钱 。 80 年代有老板一天卖汽水可以卖五六十箱 。 ”周师傅打开一瓶可乐喝起来 。 在王家湾开餐馆时 , 一个常来店里吃饭的黄冈包工头把他的妻子拐走了 。 妻子过年时把房产证和钱卷走 , 留下周师傅和三个孩子 。 他找人借钱 , 又在古田一路和古田二路开了两家粮油店 。 利润比不上开餐馆 , 只有 15%- 20% 。 做了两年 , 又改回开餐馆 。 “没有文化 , 有文化的都开了大酒店了” 。 他当时听说汉口火车站要建 , 就搬到那附近 。 但那里只是一片菜棚 , 没什么生意 。 过了几年 , 火车站还是没有建起来 , 生意越来越差 。 周师傅又改到周末在江汉路泰宁街旧货市场卖二手音响 , 兼摆水果摊 。 音响是到收冰箱、空调这些家电废品的人家里淘来的 , 几十块淘 , 再几百块卖出 。 他点了只烟 , “就是今天给这个打工 , 明天给那个打工 , 没有定的 。 ” 这生意从 1999 年一直做到现在 , 但换了两次地方 。 泰宁街 2013 年左右整治 , 摆摊者分散到循礼门饭店门口和香港路 , 时间改到晚上九点到十二点 。 周师傅则把摊子搬到江汉二路地下旧货市场 。 去年 10 月 , 由于世界军人运动会要在武汉举行 , 这个市场被暂时封起来 , 他又转移到前进四路电子市场里 。 “做什么都不赚钱 。 ”周师傅叹了口气 。 他对电子产品不算热爱 , 最近更喜欢倒腾中药 。 自己去汉口龟山采何首乌和肉桂回来在家研究 , 说是前者可以补血 , 后者可以壮阳 。

一直赚不到钱,一辈子也就这么过来了|汉口故事

”哟 , 你把这个机子卖给我噻 , 一百五好不好?”这时候陈师傅拎着一台夏普收录机走过来 , 周师傅冲他打起了招呼 。 收录机红黑相间 , 双卡 , 自动翻面 , 就是两边的音响泡沫膜有点裂开了 。 这是陈师傅刚花三百块淘的 , 打算修修转卖出去 。 “一百五?两百五你都搞不到 , 还一百五 。 全自动的 , 外国的东西就是好 。 ” “我认为这个机子是顶级的 。 ”周师傅赞叹道 。 “这个机子多” , 陈师傅有点自豪 , “我家有好几台” 。 陈师傅也很瘦小 , 跋拉着一双拖鞋 , 棒球帽斜带在脑袋上 , 腰间挂着一大串钥匙 。 他是湖北汉川人 , 和周师傅同岁 , 是老相识 。 搞收录机两年 , 喜欢四处捡漏 , 修一修拿到闲鱼上卖 。 能卖多少钱要看品质好坏、音效如何 , 但这只是个爱好 。 “像我修过的机子 , 包他百分之百满意 。 修得不满意的我不发 。 ”他把手里的打火机拨弄得叮当响 。 陈师傅原本在汉川商场电子维修部工作 , 1991 年女儿出生那一年到汉正街做布商 , 直到 2016 年才退休 。 “我们经济条件不算蛮好 , 不像他们有几千万 。 但几百万还是有的 。 ”2014 年 , 一家人在前进四路附近买了房 , 那时是每平方米 8000 元 , 现在涨到近 2 万块 。 “还是街坊会赚钱 , 我有个街坊一年收租子就能收几百万 , 大兴街一个服装门面租金最高时差不多是 2013 年 , 一年能收 120 万 。 现在卖布匹租金最贵的在龙腾第一大道 , 一年租金 60 万 。 ” 做了 25 年布匹生意的陈师傅很少到时兴的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拿货 。 他只倒腾走私货——品质好、便宜 。 “顺丰王卫早年就是从香港搞走私货的 , 从香港运到广东普宁市占陇县 。 那个县都搞走私布 , 我们再去运回汉正街卖 。 都是自己拉 , 蛮危险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