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挤早高峰地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一个高赞回答是:还没上班 , 就已经耗尽了一天的元气 。 这一点也不夸张 。 就拿北京部分线路来说 , 不等个4-5趟车 , 不使出吃奶的劲 , 根本甭想上地铁 。 而且就算挤了进去 , 仍然逃不掉鞋被挤掉、耳机线挤断、早餐包子挤成了馅饼、前胸和后背紧紧地贴在一起的宿命 。 挤得一米八八 , 体重200斤的大汉在人群如同漂泊的浮萍 , “没想到受力面积大也是错” , 挤得单身狗从未和姑娘挨得那么近 , “她转个头就能亲到我” 。

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这还不算什么 , 当你以为这一站已经挤到极限时 , 下一站还能再挤上来几个人 。 最后不得不感慨 , 地铁里的空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 挤一挤总是有的 。 在如此拥挤的地铁里 , 大家心情都不太好 。 于是 , “不要挤我”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 就有可能升级成一场大战 。 1、早高峰地铁 , 人间负能量“小剧场” 相信挤过早高峰地铁的人 , 大多都体验过地铁里吵骂声 , 离得近的还能实现全景感受 。 吵架的开头通常是这样的: A:里面都站不下了 , 你还挤挤挤 B:里面那么大空 , 你往里面走一步 , 我至于挤你么? A:中间的人不往里面走 , 我怎么挤 , 你就不能等下一班再上啊? B:大家都急着上班 , 你怎么不下来等下一班? A:你早几分钟出门不就不会这么挤了 B:早几分钟出门就不会遇到你这种人渣 或者是: C:你挤什么挤啊?没看到我还没站稳啊 D:你以为我想挤你啊 , 我也是被别人挤的! C:那你至少说一声啊 , 差点被你挤倒 D:嫌挤就不要坐地铁(外送一个白眼) 如果此刻吵架的两个人水平高超 , 场边观众就会听到一场不带一个脏字的奇葩说 , 甚至还为会两个人有理有据、措辞严密的辩论暗暗鼓掌 。 如果两个人吵架水平一般 , 甚至满车厢的粗俗字眼 , 那这种体验简直糟透了 。 不过吵架还算好 , 你说一句 , 我怼一句 , 下了车谁也不认识谁 。 但是有时候说急了 , 一言不合就开打 , 在早高峰地铁里也并不罕见 。

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两男子疑因拥挤插队发生肢体冲突

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一男两女子打的难舍难分 , 拉都拉不开 据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调查:有超过70%的涉轨民事纠纷发生于早晚上下班高峰期 , 多为因拥挤、抢座等而发生 , 进而引发肢体冲突致人身伤害 。 发生此类冲突的近60%为18至35岁的年轻人群 , 其中不少当事人文化程度并不低 , 甚至是高学历人员 。 这不禁让人思考 , 不就是做个地铁嘛 , 为何戾气这么重? 2、不是我想吵架动粗 , 是身体实在控制不住 围观的吃瓜群众可能会想 , 挤个地铁至于么?吵完不行 , 还要打? 但实际上 , 挤地铁这件事 , 真的会让一个平时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人 , 化身成一个愤怒的炸弹 。 20世纪60年代末 , 美国心理学家萨姆提出了“个人空间”的概念 , 他认为每个人周围都存在一个“神秘的气泡” , 这个气泡相当于自己的空间保护膜 , 保护着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 如果这个空间被破坏 , 人就会出现不安、焦虑、甚至愤怒的情况 。

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心理学家们还做过一个实验 , 在图书馆里 , 有很多空座位 , 但实验人员却偏偏选择挨着一个读者坐下 。 结果发现 , 在空旷的图书馆中 ,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 大多数人会很快转移到别处 , 有人甚至直接问:“你想干什么?” 。 这就说明 ,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安全空间 。 在挤地铁过程中 , 别说个人空间了 ,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为0 , 安全界限被大大破坏 。 再加上 挤地铁时 , 由于空气不流通 , 环境噪音大 , 着急时容易出现推搡、踩踏等“粗鲁”的举动 , 这些都很容易让人处于一种临战状态 。 于是 , 稍微遇上一点小摩擦 , 就会燃起无名之火 , 甚至大动拳脚才能解决怒火 。

不要挤我,不要挤我,都说了不要挤我了

3、生活已经够苦了 , 挤地铁还是要开心一点 虽然人们在拥挤的地铁里 , 会忍不住焦虑、愤怒 , 不过这种愤怒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 那么如何才能在拥挤的地铁里 , 度过一段平和的时光? 首先 , 要降低期待 。 正如挤地铁时 , 大家吵架时常说的那句 , “闲挤就不要做地铁” 。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 , 舒适度自然无法和私家车相比 。 这个时候 , 主动降低乘坐地铁时的心理期待 , 就能避免很多矛盾 。 比如 , 告诉自己“坐地铁 , 推挤磕碰在所难免 , 大家并不是故意为之”、“待会我很可能挤不上去 , 那我就等下一班”……千万不能有非要一争高下的想法 。 其次 , 多一点包容和关爱 , 少一点自私 。 人在陌生环境下 , 由于无需担心他人的眼光 , 道德水准也会有所下降 , 于是自私、冷漠等负面特质肆无忌惮地显出 。 而这个时候 , 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包容心 。 上了地铁的人 , 主动往里走走 , 给没上车的人让点空间;实在挤不上去的人 , 不要再硬挤了 , 等等下一班;碰到别人了 , 真诚地说句“不好意思 , 抱歉” , 被挤到的人说一句“没关系”;遇上两个人吵架、打骂 , 周围人稍微劝两句 , “挤地铁嘛 , 相互理解一下”……相互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考虑 , 不仅能避免矛盾 , 还能让自己的心情更轻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