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逼”新生儿爸爸做些什么

◆《日本新华侨报》特约评论员 张吉

日本政府“逼”新生儿爸爸做些什么

新年刚过 , 当多数人还深陷在“正月病”里无法自拔、与“不想上班”的自己做“殊死搏斗”的时候 , 日本厚生劳动省却为了“逼”职场的新生儿爸爸们放假操碎了心 。 1月6日 , 厚生劳动省向媒体透露为了给职场男性营造更好的育儿环境 , 完善育儿假期相关的法律程序已经启动 , 《育儿·介护休业法改正案》最快将于2021年提交国会审核 。 其实 , 日本职场男性对育儿假一直都持有观望态度 , 准确来讲 , 多数人对于休假是“有贼心没贼胆” 。 2018年10月的数据表明 , 男性育儿假使用率仅为6% , 这其中的6成人甚至休不够5天时间 。 这让本应是福利政策的假期变成了“纸上谈兵” , 妻子对丈夫能够分担家务的期待更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 。 社交媒体上“不过是让福祉看起来更完善而已 , 毫无任何实际意义”的不满声不绝于耳 。 比起“不放假”的说法 , 可以认为日本男性更多的是“不敢放假” 。 众所周知 , 日本曾是盛行“终身雇佣制”的社会 , 尽管近年跳槽、自主创业的现象正逐年增多 , 但为企业奉献一生的思想仍然雄居在多数人的脑海里 。 男性长时间的育儿假很可能成为职场晋升的一块隐性绊脚石 , 因为它给新生儿爸爸们贴上了一个“家庭比工作优先级更高”的灰色标签 , 这也自然就和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公司·工作至上”的旧思想发生对冲 。 此前 , 职场新生儿爸爸因休育儿假而受到上司排挤的新闻屡见不鲜 , 此次厚生劳动省研讨方案中 , 将“催新生儿爸爸休育儿假”作为一项义务强加给企业恐怕也是为了避免”排挤“问题的发生 。 此外 , “奶粉钱”也是让职场男性对育儿假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 现行方案中 , 休育儿假的新生儿爸爸们的收入只能为平时工资的67%(最高的) , 收入的减少对于有新生儿出生的家庭来讲无疑是一拳重击 。 再加上日本本身也是一个“男主外 , 女主内”的社会 , 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可以说是新生儿爸爸一个人在扛 , 为了避免无法养家糊口的事态发生 , 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对育儿假有“无福消受”的心态 。 此次推行的改正案中 , 日本政府拟将育儿假期中的支付金额由67%提升至80% , 希望能够借此“解放”因经济压力而不敢休假的新生儿爸爸们 。 《育儿·介护休业法》产生的背景之一是日本日益深刻的“少子化”问题 , 尽管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重阻力 , 但从3年一次的修改中仍然可以看到整个制度不断完善的进程 。 目前 , 中国的“少子化”现象也开始凸现出来 , 虽然在社会制度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上中国与日本存在较大差异 , 但就福祉完善方面 , 日本的《育儿·介护休业法》仍具有值得借鉴的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