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红手印背後的棚改故事
新华社银川1月14日电题:150个红手印背後的棚改故事
住进新居两年 ,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西萃芳庭小区的棚改居民获得感满满 。 为表达内心喜悦 , 近日 , 小区150户居民联名给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寄去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 , 并郑重地在信後摁上自己的红手印 。 感谢信里写道:“感谢党和政府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 , 圆了大家住新房的梦 。 ”
这150个红手印代表的是宁夏原长城机床厂小区1015户、近6000名居民 。 成立於1965年的原长城机床厂是一家“三线建设”企业 , 工厂职工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宁人 , 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宁夏 , 但企业十多年前破产後 , 他们的房屋就成了大问题 。
“我1966年从辽宁大连来到银川时 , 工厂附近都是沙地和坟地 , 工人们边生产边生活 , 下了班还要打土坯盖宿舍 , 大家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才陆续住进楼房 , 每户有五六十平方米 。 後来楼房也变得老旧 , 企业破产後小区没人管了 , 除了偶尔停水停电 , 到处都是垃圾 , 大家都盼着尽快棚改 。 ”79岁的原长城机床厂老员工孙晨玉说 。
尽管盼着住新房 , 棚改之初 , 不少居民对此却顾虑颇多:担心棚改烂尾、担心新房质量不好、害怕搬不回老地方……感谢信的发起者范玉芝因不愿搬迁还成了“钉子户” 。
2014年棚改开始後 , 范玉芝开始了3年多的“流浪”生活 , 为节省房租 , 他们老两口在偏远处租房 , 一有空就跑到工地看进度 , 直到2017年年底住进新家後 , 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 让范玉芝惊喜的是 , 住进新房半年左右 , 小区就给他们办下了房产证 。 采访时 , 范玉芝说後悔当了“钉子户” 。
范玉芝老两口一向生活节俭 , 40年前购买的“永久牌”单车去年才“退役” 。 但在交房後 , 他们花十多万元把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 。 来到范玉芝家 , 两室新居宽敞明亮、温暖如春 , 家中实木家具、60寸大彩电、现代厨卫应有尽有 。
范玉芝笑着说:“小区内配套完善 , 出门就有小学 , 装修工人也说我们小区房屋质量好 。 我们老了 , 能住上这麽满意的房子自然愿意好好装修 。 ”
棚改後的新小区里老年人居多 , 为更好地照顾他们的生活 , 去年 , 范玉芝联合小区其他四人自发成立了社区服务协调小组 , 每隔一段时间 , 他们便挨家挨户徵集意见 , 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小区物业 。 孙晨玉说 , 新小区不仅服务好还有人替我们这些老年人操心 , 更觉得这是个家了 。
推荐阅读
- 青大附院 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给海尔的感谢信上按着143个红手印
- 青大附院援鄂医疗队给海尔的感谢信上按着143个红手印
- 「颜某人」1个月入驻150个小区,月流水达80万,本地自媒体做起微信卖菜系统平台
- [广州日报]广州向全球发出征集,钟南山的手印:1号!刚刚
- 门口|“憋了40天”!西安肉夹馍店复工顾客买150个,门口排百米长队
- 上海2500多例疑似病例流调背後 是他们日以继夜的付出
- “吃”背後展现南京复工“加速度”:鸭血粉丝和汤包外卖猛增
- 三封感谢信背後的爱与感动——“无私的爱”和“感恩的心”
- 「天下网商」疫情之下的农村导购员:给150个村送家电,解村民燃眉之急
- 液压马达工程师▲整厂只有150个机器人,你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特斯拉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