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走向雪山深处的巡线工人

这是1月10日拍摄的寒冬中的虎峰岭 。 新华社发(唐铁富 摄)

新华社哈尔滨1月13日电 题:走向雪山深处的巡线工人

唐铁富

寒冬的虎峰岭上白茫茫一片 , 远看松树已被大雪覆盖 。 巡线工人丁明全几乎每天在凌晨5时起床 , 收拾好工器具、备足午饭 , 做好了巡查输电线的工作准备 。

59岁的丁明全是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中心苇河运维班巡线工人 , 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7个年头 , 也是最后一年 。

班长郑维明6时带领丁明全、吴海全驱车向虎峰岭深处进发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 到达起点处 。 他们的任务是巡视牡亚线224号到230号 , 横兴线53号到60号 , 一共15基杆塔 , 清除树障、鸟窝等影响线路运行的安全隐患和检查线路零件 , 给输电线“把脉”“看病” 。

冬天的虎峰岭深处看似平静 , 实则危险 , 最怕遇见“石塘” 。 锋利的大石头堆在深坑中 , 被厚实的大雪掩藏起来 , 巡线工人一旦掉进去就可能崴脚、摔伤 。 “冬天要接受寒冷和冰雪的挑战 , 夏天则更艰难 , 蚊虫、野兽、酷暑、沼泽 , 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 ”丁明全说 。

丁明全(左)和吴海全在虎峰岭中(1月10日摄) 。 新华社发(唐铁富 摄)

“千里不捎针 , 万里没轻担”是巡线工人常说的一句话 。 每天几千米的崎岖山路 , 两基杆塔时常建在两座山顶 , 翻山越岭的巡线工人一瓶水都不敢多带 , 这段枯燥、孤独的旅程是每个巡线工人的“必修课” 。 他们经常风餐露宿 , 饮食不规律 , 胃难免会有毛病 。 “一旦喝凉水 , 吃冰雪 , 胃就会疼 , 有时上山我干脆滴水不进 。 ”丁明全说 , 不光是胃 , 膝盖、脚踝常年受寒风、冰雪和凉水影响落下了病根 , 阴天下雨 , 膝盖、脚踝就隐隐作痛 。 “这些输电线、杆塔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 照顾他们 , 总要有付出 。 ”丁明全说 。 而他的回报是所经管的线路“零事故” 。

丁师傅拿着磨掉漆的望远镜 , 认真地检查杆塔和输电线情况 , 徒弟吴海全拍照并做记录 。 “巡线主要是检查线路本体和通道情况 , 重点查看杆塔上有没有异物 , 导地线有没有断股 , 绝缘子、线夹等是否完好 。 ”丁明全说 。

现在 , 苇河运维班有7名巡线工人 , 负责巡检17条线路 , 共计315公里、1274个杆塔 , 每个月他们都要合力走一遍这315公里 , 几乎每天都奔走在巡线的道路上 。 这些线路是联结黑龙江省东、西部电网的重要通道 , 为高铁 , 以及亚布力等景区用电提供输电保障 。 每块屏幕、每盏灯、每个电暖气背后都有巡线工人的坚守 。

巡线■走向雪山深处的巡线工人。从虎峰岭里出来已经是16时 , 天就要黑了 。 “为了大家能用上电 , 不断电 , 苦点累点不算啥 。 临近退休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 给后辈打个样儿 。 ”丁明全说 。

巡线■走向雪山深处的巡线工人。吴海全(右)和丁明全在虎峰岭中(1月10日摄) 。 新华社发(唐铁富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