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治财]科技种好药 勤劳治“穷根”——村支书汪治财的产业脱贫经

科技种好药 勤劳治“穷根”——村支书汪治财的产业脱贫经

(脱贫攻坚风采录·科技人员)

科技种好药 勤劳治“穷根”——村支书汪治财的产业脱贫经

新华社西宁1月13日电 题:科技种好药 勤劳治“穷根”——村支书汪治财的产业脱贫经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大千、周喆

以往种小麦、油菜都难有好收成 , 如今却种出优质的黄芪、当归 , 贫困“帽子”戴了好多年的赵军财没想到脱贫来得这么快 。 53岁的他过了几年“手有余粮”的宽松日子 , 现在又迎来了一个没想到:“上了培训班 , 学会中药材初加工技艺 , 到村里合作社打工 , 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 。 ”

赵军财生活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 , 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浅脑山村 。 10年前 , 这里深山谷地产业单一 , 村民靠天吃饭 , 人均年收入不到5300元 。 如今 , 村庄因药材种植远近闻名 , 家家户户盖新房、买新车 , 春夏季节的上千亩药材和百余亩油牡丹香飘山野 , 游客络绎不绝……

这一切 , 都与村党支部书记汪治财的努力密不可分 。

[汪治财]科技种好药 勤劳治“穷根”——村支书汪治财的产业脱贫经。1991年 , 背负“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压力 , 年仅17岁的汪治财离开家乡打工创业 。 走了很远的路 , 吃过很多苦 , 汪治财成为村里有名的“能干人” 。 2011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 先念“脱贫经” , 再念“产业经” , 扛起了全村142户村民的致富希望 。

“村里有需求 , 我们多方对接 , 帮汪治财争取到去甘肃考察中药材种植的机会 。 ”时任湟中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陈宝明说 , 参观回来的汪治财发现 , 泥麻隆村虽海拔高 , 土壤和灌溉条件却相对较好 。 他决心带着乡亲们学技术种药材 , 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就做了好几轮 。

那时村庄周边 , 经济作物种植几乎是空白 , 许多人还固守着不种青稞、洋芋就是不务正业的老观念 。 汪治财的“斗贫记”一开篇 , 先是跟“别人不种 , 咱为啥要种?本来就穷 , 种亏了咋办?”的质疑声作辩论 。

“钱大家一起赚 , 风险我来担!”汪治财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商量后决定 , 先以自己个人名义借款10万元购买苗种、化肥等物资 , 26名党员先试种 , 学技术增收益 , 以示范得人心 。

2012年 , 全村试种大黄、党参120亩 , 每亩纯收入达4千元 , 收入翻了好几番 , 看到“真金白银”的村民认可了汪治财的思路 。 2013年 , 泥麻隆村建立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 种植品种扩大到6种 , 面积增加420亩 , 每亩纯收入最高达6220元 , 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

“摘帽”不容易 , 长远发展更难 。 还没喘口气享受脱贫的喜悦 , 泥麻隆村就迎来了药材市场的一轮“降温” 。 “有的药材价格甚至从80元/斤跌至10元/斤 , 脱贫成果需巩固 , 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 ”汪治财又踏上了继续找出路的新征程 。

“是技术专家和科研机构教我念好了‘产业经’ 。 ”冷静下来搜集信息 , 汪治财发现 , 药材降价不是市场饱和 , 而是市场对好药材的需求更大了 , 创新技术突破种植品质才是泥麻隆村中药材种植的新出路 。

背包里装着村里各类资料的汪治财出现在青海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办公室 。 耕地分类精细化育种、道地药材驯化、林下药材微灌技术……一个个科技项目飞入泥麻隆村 , 在专家指导下落地生根 。

虽然朔风凛冽、积雪犹存 , 但山脚下的大棚里 , 仍有不少人忙着对采收的药材进行挑选、分类、修剪 。 临近春节 , 走进泥麻隆村 , 一片勤劳致富的繁忙景象 。 泥麻隆村村主任汪治军说 , 靠着汪治财敏锐的“嗅觉” , 泥麻隆村多次调整种植结构 , 创新产业方式 , 2016年新增种植的百余亩油牡丹更是给村庄赚足了名气 , 增添了财气 。 目前 , 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余亩 , 人均年收入可达14360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