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荷兰卖这个设备给中国,美国操碎了心( 三 )

为了不让荷兰卖这个设备给中国,美国操碎了心

光刻机的发展经历了2000年前的接触式光刻机、接近式光刻机 , 投影式光刻机 , 步进式光刻机 , 步进式扫描光刻机 , 到2000后的浸入式光刻机和EUV光刻机 糟糕的是 , 1986年前后半导体市场大滑坡 , 此前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崛起的日本NEC、东芝和日立等开始收缩 , 三星则在政府资助下利用“反周期规律”收割市场 , 这导致美国绝大多数光刻机厂商都碰到严重的财务问题 。 同期 , GCA和P&E的新产品开发都停滞了下来 。 但美国人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 于1986年和1991年两度逼迫日本签订有利美国的《半导体协定》 。 利用“政治手腕”的美国半导体并没有迅速改善 , 而在光刻机厂商中 , 1988年GCA资金严重匮乏被General Signal收购 , 又过了几年GCA找不到买主被关闭 。 General Signal旗下另外一家Ultratech最终被MBO收购 , 但是规模也不大 。 1990年 , P&E光刻部也支撑不下去被卖给SVG 。 美国的光刻机时代宣告结束 。 不过 , 当时日本的半导体产业由于内部问题、行业萧条和美国、韩国的外部冲击 , 开始走向了衰败 , 但日本的光刻机仍然占据优势 。 1980年还占据大半壁江山的美国三雄 , 到八十年代末地位完全被日本“微影双雄”取代 。 2 日本、荷兰争霸 九十年代的光刻机市场 , 实际是尼康、佳能与新晋的ASML的竞争 。 虽然 ASML的光刻机初期销量惨淡 , 第一年只售出一台 , 但最终还是获得飞利浦的支持 。 此时 , 尼康和佳能仍在“收拾”美国市场 。 而ASML着重开发新兴市场 , 先后于香港设立地区总部 , 于韩国设立办事处 , 并且活跃在中国内地、俄罗斯等地 。 推出两代光刻机后 , 1994年ASML的市场份额只有18% , 但设计超前的8英寸PAS5500成为扭转时局的重要产品 , 另外1995年的IPO也给ASML插上了翅膀 。 率先采用PAS5500的台积电、三星和现代(后来的Hynix)很快决定几乎全部光刻改用ASML 。

为了不让荷兰卖这个设备给中国,美国操碎了心

由于ASML对半导体新兴市场的主动出击 , 公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 1999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10亿欧元 , 达到12亿欧元;而2000年时营收更是翻了两倍以上 , 达到27亿欧元 。 此后 , ASML在全球市场和光刻技术不断攻城略地 。 在技术方面 , 半导体领域的原生驱动力是摩尔定律 。 这个预言中间改过一次 , 美国戈登·摩尔博士1965年最早的预言是集成电路密度每年翻倍 , 而1975年他自己改成每两年翻倍 。 但谁也没想到 , 光刻光源被卡在193nm无法进步长达20年 。 为了实现摩尔定律 , 光刻技术就需要每两年把曝光关键尺寸(CD)降低30%-50% 。 根据瑞利公式:CD=k1*(λ/NA) , 光刻机厂商能做的就是降低波长λ , 提高镜头的数值孔径NA , 降低综合因素k1 。 而当时降低波长λ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 九十年代末 , 科学家和产业界提出了各种超越193nm的方案 , 其中包括157nm F2激光 , 电子束投射(EPL) , 离子投射(IPL)、EUV(13.5nm)和X光 , 并形成了以下几大阵营:157nm F2 , 13.5nm EUV LLC , 1nm 接近式X光 , 0.004nm EBDW或EPL , 还有0.00005nm IPL 。 不过 , 以上所有方案和阵营都以失败告终 , 它们败给一个工程上的简单解决办法: 在晶圆光刻胶上方加1mm厚的水 , 水可以把193nm的光波长折射成134nm 。 自此 , 浸入式光刻成功翻越157nm大关 。 加上后来不断改进的高NA镜头、多光罩、FinFET、Pitch-split、波段灵敏的光刻胶等技术 , 浸入式光刻机一直做到如今的7nm 。 2002年 , 台积电的林本坚博士在一次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浸入式193nm的方案 , 这基本上宣判了半导体界正在开发的各种光刻技术方案的死刑 , 而ASML抓住机会 , 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样机并在之后推出浸入式产品XT:1700i , 该光刻机比之前最先进的干法光刻机分辨率提高了30% , 可以用于45nm量产 。 世界各大半导体厂商广为采纳 , 而XT:1700i也成为ASML对尼康、佳能的致命一击 。

为了不让荷兰卖这个设备给中国,美国操碎了心

林本坚博士 在ASML推出浸入式光刻机XT:1700i的前后脚 , 尼康也宣布自己突破完成了157nm产品以及EPL产品样机 。 然而 , 浸入式方案属于小改进大效果 , ASML产品成熟度高 , 所以很少有厂商去订尼康的新品 。 随后 , 尼康被迫也宣布去做浸入式光刻机 , 但为时已晚 。 一方面 , 光刻机就像印钞机 , 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 而时间就像钻石一样珍贵 。 新产品需要至少1-3年时间由前后道多家厂商通力磨合 , 哪一家厂商尽早量产就有更多时间去改善问题和提高良率 。 另一方面 , ASML和台积电的合作也更为紧密 , ASML自然深度获得台积电的浸入式方案技术 。 反过来 , 选择ASM产品的台积电、三星、海力士也在之后崛起成为世界三大半导体豪强 。 佳能当年的数码相机称霸世界、利润可观 , 对一年销量只有百来台的光刻机重视不够 。 直到现在佳能还在卖350nm和248nm的产品 , 给液晶面板以及模拟器件厂商供货 。 尼康在ASML的阻击下遭遇了大溃败 , 其在2000年前后还是全球光刻机老大 , 但之后一直呈现下滑态势 , 直至ASML如今统领光刻机近八成市场份额 。 实际上 , 2000年后 , 由于缺乏新一代157nm激光需要配置的反折射镜头技术 , 这也是让ASML焦虑的地方 。 而美国SVG拥有最成熟的157nm光学技术 。 另外 , 在美国能源部和几大芯片巨头合建的EUV光刻联盟里 , ASML还只是个小配角 。 在技术升级战略的重要关头 , ASML决定报价16亿美元收购市值只有10亿的SVG 。 不过 , 这次收购同样遭到美国政府和商会的阻挠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收购协议上加了一堆条件 , 其中包括不许收购SVG负责打磨镜片的子公司Tinsley , 以及保证各种技术和人才留在美国等 。 另外 , 美国华尔街资本还大举买入ASML股份实现对该公司控股 。 如今 , ASML的三大股东资本国际集团、贝莱德和英特尔均来自美国 。 上述条件让ASML“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半个美国公司 。 而与此同时 , ASML也享受到美国强劲基础科学带来的好处 , 为多年后在EUV一支独秀做了有力铺垫 。 2015年 , EUV光刻机可量产的样机发布 。 虽然售价高达1.2亿美元一台 , 但还是收到各半导体厂商诸多订单 , 排队等交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