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三得油壳郎

近几年的夏天 , 家乡郊区的一些人家 , 每每一到晚上 , 就全家老少齐动员 , 开始忙活起来了 。 他们在忙活什么?家乡的《今晚报》对此是这样报道的:“他们就在自家宅院安装一盏水银灯 , 引诱油壳郎飞到灯下捕捉 , 每天每户在灯下捕到的油壳郎可获纯收入20至50元不等 , 因此被村民们高兴地称为门前“小秋收” 。 ”噢 , 原来人们是在家门口热热闹闹地捕捉油壳郎呢! 油壳郎 , 学名金龟子 , 大小形状犹如发泡过的蚕豆 , 黑红颜色 , 有翅膀 , 能飞 。 是一种危害农作物和果树的害虫 , 我国南方北方的许多作物都深受其害 , 而且无论人们使用什么办法 , 都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 使人防不胜防 。 油壳郎作为害虫 , 实在是令人生厌与头疼 。 虽说这油壳郎是人人喊打的害虫 , 可它本身含有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 , 加工后却是一种很可口的食品 。 其实油壳郎可不是什么新发现的食品 , 远的不说 , 就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 , 一到了夏天的晚上 , 常常见到人们来到路灯下捕捉油壳郎 。 您也甭说 , 只要捉几十只回家 , 就成了很好的一盘下酒菜 。 不过那时候 , 饭店里可没有出售的 。 饭店里有油壳郎 , 是最近的事情了 。 近年来 , 一些饭店开发新菜品 , 也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油壳郎 , 您说巧不巧 , 偏偏国外的许多客商 , 对这油壳郎也有需求 。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 所以就出现了人们张灯捕捉油壳郎出售的景象了 。 这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 , 既化害为利 , 又增加收入 , 还活跃市场 , 真可称是一举三得!据说 , 一斤油壳郎要卖到20多元呢 。 油壳郎确实很好吃 , 我小时候就吃过很多次 。 记得那时候 , 一到了夏天吃过晚饭后 , 就和小伙伴们到外面玩耍 , 玩的差不多了 , 就会来到路灯下捉油壳郎 。 路灯下 , 蚊子、飞蛾在上下纷飞 , 而最显眼的 , 就属油壳郎了 。 我们只管盯着地面 , 因为那油壳郎到了灯下 , 飞不了几圈就会落下来不飞了 , 有的 , 就象飞机俯冲似的 ,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 一下子扎向地面 。 我们就站在灯下 , 等着拣拾就是了 。 蹦蹦跳跳的 , 不消一个小时 , 就能捉到许多 。 有时候 , 我们还会找一根儿细树枝 , 将三五个油壳郎穿起来 , 跑到早点铺的炉子上去烤 。 那炉子已经封了火 , 只在封火眼上冒着半尺高的蓝色的火苗 , 当时也不懂这炉火会不会有毒 , 就在火苗上反过来 , 调过去的烤 , 不一会就烤得焦黄 , 周身还滋滋地冒着油 , 香气四溢了 。 那味道 , 香、酥、脆 , 虽是缺油少盐的 , 可也很是鲜美 。 那时候 , 我尚不知道油壳郎就是金龟子 , 也不知道它是害虫 , 更不会想到时至今日 , 油壳郎竟登上了大雅之堂 , 与山珍海味为伍 , 成了酒席宴上的一道难得的野味 。 油壳郎的加工方法非常简单 , 或炒或炸均可随意 , 但我认为 , 还是油炸较好 。 将油壳郎放入七八成热的油中炸制 , 待色泽变黄 , 用笊篱触碰有沙沙的响声时即可出锅 , 撒上椒盐 , 一道美味的香酥油壳郎就做好了 。 此菜不仅香、酥、脆 , 而且味道醇厚 , 食之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 确实是一道很有特点的美味 。 您也甭只听我说 , 等夏天来到的时候 ,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个自己动手 , 野味一回 , 美味一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