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管道四公司:奋战在中俄东线的"最强工匠"( 二 )

在中俄东线建设中 , 管道四公司以出色的实战成绩立下了赫赫战功 , 捍卫了管道局管道建设主力军的荣誉与地位 , 彰显了管道局工程专业化公司的品牌实力 。

施工穿过茂密的林带 。 通讯员郭强摄

●“大国重器”彰显实力

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第一动力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堪称“大国重器” , 意味着核心技术的突破 , 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 中俄东线是一项具有“巨无霸”规模水平的工程 , 是我国首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 , 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组合 , 这种组合在我国管道工程实践上尚属首次 , 没有任何相关施工经验可借鉴 , 相关工序从人员数量、设备规格型号配置方面也没有可参考资料 。

管道四公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他们用责任担当、用科技创新铸造“大国重器” , 彰显管道局工程专业化公司的品牌实力 。

2016年10月初 , 中俄东线试验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 试验段位于高寒地区 , 线路长度6.955公里 , 管道四公司CPP412机组承担了全部施工试验任务 。 施工过程中 , 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 , CPP412机组不断尝试、磨合 , 最终掌握一套适用于低温严寒下1422毫米口径焊接技术参数 , 并对低温下设备运行进行了有效的技术验证 。 总结并掌握一整套的“大口径+国产全自动焊+寒冷地区”项目施工的过程管理经验和成果 , 为全线正式施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

2017年 , 管道四公司再次参加中俄东线试验段二期工程建设 , 全面总结出了1422毫米口径在东北地区雨季施工、自动焊工效、技术工法 , 并率先对沼泽段施工进行沉管作业 , 首次完成了国内最大管径天然气管线试压作业 。

试验就是考验 , 管道四公司经受住了“国考” 。 在试验段一期二期工程建设中 , 管道四公司项目部夯实各项技术储备 , 依据各工序施工、试验及验证方案的具体要求及措施 , 通过现场试验小组对各工序的资源配置、施工步骤、工作时间、环境温度等进行详细记录 。 经汇总整理分析 , 重点对自动焊接、机械化防腐补口、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等关键工序的大型设备配置、专业化工器具、焊接工艺、技术研究成果、低温环境下施工的技术措施等进行验证和确定 , 一期加二期最终共形成33项试验成果 , 编制30项施工技术方案 , 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的设计科学性和规范标准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

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 , 以管道四公司为首的参建单位 , 经受了零下40摄氏度极寒低温天气的考验 , 战胜了夏季林沼地的举步维艰和蚊虫肆虐 , 攻克了最大40度陡坡的山区施工 , 全面采用了机械化大流水作业 。

他们对标世界领先水平 , 完成了从工艺、工法到管理的全部试验验证;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合格的1422毫米口径长输管道自动焊焊工;在试验段总结出的40多项技术成果 , 全部应用于中俄东线建设的全工序、全步骤 。

管道人用科技创新铸造的“大国重器” , 为中俄东线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 成为加速推进工程进度的助推器 , 使得中俄东线(黑河—长岭)于2019年10月16日全面建成 。

大流水作业 。 通讯员郭强摄

●“中国力量”不同凡响

4年来 , 在中俄东线建设中 , 管道四公司承担着“先锋队”的使命 , 担负着控制性工程的重任 , 不断刷新行业内、国内新纪录 , 不断实现“零的突破” 。 这些成就 , 凝结着新时代管道人的心血和汗水 , 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

业主中俄东线工程项目部在2019年9月给一标段发出的感谢信中说:“作为首支参与我国D1422天然气长输管道工业性验证的‘先锋队’ , 他们逢山开路 , 遇水搭桥 , 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不断系统梳理全自动焊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逐一制定应对措施 , 通过管理关口前移 , 不断提升现场把控能力 。 讷漠尔河定向钻穿越回拖一次成功 , 创造了国内首个大口径、复杂地质条件下 , 施工综合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定向钻穿越工程的‘零的突破’;首次采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手段相结合的松动爆破方案 , 实现了典型的石方管沟一次爆破成型达到设计要求的既定目标;首次成功应用滑撬顺管法完成八十吨的六接一管线下沟作业……用实际行动 , 诠释了石油工程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