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

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

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船拆解现场 , 渔民在一旁观看正在被拆解的渔船(2019年12月25日摄) 。

『渔民』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阴雨绵绵 , 起重机、挖掘机、切割工具发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 57岁的渔民夏明星看着他祖祖辈辈谋生的家伙什——一艘10多米长的铁制渔船被拆解 , 久久不愿离去 , 眼里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 。

夏明星所在的长江捕捞村渔民作业场所 , 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 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 , 约11万条渔船、28万渔民将逐步告别“水上漂”的生活 , 退捕上岸谋求新生 。

长江捕捞村有56户专业渔民 , 这次全部退捕上岸 , 渔船被拆解 , 政府给予渔民6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补偿 。 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周良告诉采访人员 , 45岁以下的村民大都已外出打工,或在附近工厂工作 , 像夏明星这样50岁以上的渔民多以打零工度日 。

『渔民』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同镇的洪湖渔民徐保安2017年退捕上岸 , 现在和妻子在离家不远处上班 。 “家门口上班 , 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 , 我俩每月还有8000多元工资 , 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 。 ”徐保安说 , “刚开始也会有不适应 , 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 , 为了子孙后代 , 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 只要不好吃懒做 , 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 ”

“村里的渔船去年初就已集中回收 , 禁渔后江里的鱼明显多了、大了 , 我们退出来是为了让长江休养生息 , 对子孙后代好 。 政府也帮渔民转产转业 , 保障了我们的养老 , 一举两得 。 ”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退捕渔民鲁家仁说 。

有了新的生计 , 才能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 从根本上保证他们不再重返“江湖” 。 人退鱼进、人水和谐 , 类似长江捕捞村的故事 , 每天都在发生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肖艺九/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于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