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反弹琵琶

先来讲几个历史故事 。 第一个故事: 郑成公应邀对晋国进行访问 , 被扣了 。 原因是郑国脚踩两条船——既与晋国交好 , 又私下收受南方一霸楚国的重礼 , 与楚国结盟 。 带头大哥被扣 , 郑国乱成了一锅粥 。 怎么自救 , 众说纷纭 。 老臣公孙申献上一计:“我们不如出兵包围许国 , 并改立国君 , 一切事务照常进行 , 该干啥干啥 , 晋国一定会把国君送回来 。 ”并就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了解释 。 众大臣觉得有道理 , 便依计而行 。 晋国统帅栾武子向晋景公进谏:“郑国人已经改立了国君 , 我们囚禁一个被废了的国君 , 没有多大意义 。 好朋友许国被围 , 我们应当派大军前去攻打郑国 , 逼迫郑国撤兵 , 并把释放他们的国君作为撤兵的附加红利 , 一打一拉 , 让郑国老老实实听我们的话 , 立即撤兵 。 ”晋国国君觉得此话甚妙 , 照办 。 郑国本就没有灭许国的狼子野心 , 只是做个局而已 , 见晋国大军围上来 , 且提出退兵许国即解围并释放郑国国君 , 正中下怀 , 于是从许国撤兵 。 晋国随后亦撤兵并把郑成公放回了郑国 。 第二个故事: 庄子的妻子死了 。 惠子前往吊唁 , 只见庄子叉开两腿 , 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 , 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 。 惠子说:“你的妻子去世了 , 你竟然敲着瓦缶唱歌 , 不觉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没必要哭的 。 人开始时什么也不是 , 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 , 变化而有了气息 , 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 , 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 , 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 , 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 死去的那个人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 , 无所谓悲不悲的 , 而我如果呜呜啼哭 , 显得好愚蠢的 。 ”(《庄子·至乐》) 第三个故事: 楚汉相争时 , 项羽捉住刘邦的父亲 。 一天 , 项羽令人把刘太公放在阵前一张高几案上 , 对刘邦说:“现在你不立即投降 , 我就烹了你的父亲 。 ”刘邦说:“我与你曾经一起以臣属接受楚怀王使命 。 你我约定为兄弟 。 我的父亲便如同你的父亲了 , 你一定要烹煮你的父亲 , 到时间请分给我一杯肉羹 。 ”项羽大怒 , 准备杀了太公 。 项伯说:“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预料 , 而且争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念家庭的 。 你虽杀了刘邦的父亲 , 不会有一点好处 , 只能落个坏名声并加深对方的仇恨而已 。 ”项羽听从项伯的话 , 放弃了烹杀刘太公 。 以上三个故事 , 均很智慧地使用了反弹琵琶的伎俩 。 第一个故事中 , 如果郑国不是反弹琵琶而是一味求情的话 , 郑成公小命危矣 , 最好的结果也是老死晋国 。 或者 , 郑国以割让城池及向晋国称臣作为换回国君的条件 。 那也是很亏损的处理方式 。 第二个故事中的庄子 , 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 王夫之《庄子解》云:“此篇(指《庄子.至乐》)之说 , 以死为大乐 。 ”庄子面对妻子的去世 , 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 因为他已勘破了生死 。 第三个故事中 , 如果刘邦投降了 , 那后果不堪设想 , 不但父亲的命保不住 , 自己的小命也会搭进去 。 刘邦的分一杯羹 , 是一种心理战术:你要挟我投降 , 我不入你的圈套 , 一副无所谓的流氓嘴脸 , 对方在无所谓的误导下 , 认为其父鸡肋都不如 , 反而失去了加害他的动力 。 这着险棋下得很有水平的 。 估计刘邦喜欢吃核桃 , 大脑版本是最新的! 文/曾德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