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心中的江湖是怎样的存在?( 二 )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何尝不是江湖的最高级形态 三、“隐士”与江湖 隐士的存在方式既不同于快意恩仇的侠客 , 又不同于寄情朝堂的文人 , 隐士居于江湖是可以说是主动的 , 《周易》有言:“天地闭 , 贤人隐” , 这句话可以很好的体现出隐士的心理世界 。 侠客和隐士在归隐江湖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 都是自觉在俗世不可能有所作为而选择主动归隐 , 但与身怀绝技的侠客相比 , 隐士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 其归隐江湖是其对主流世界的对抗 , 既能够保持“初心”同时还能恶心一把当政者 , 使他们不得不做出贤明的姿态来“礼贤下士”以收揽人心 。 隐士归隐的“江湖”是宁静的 , 它可以是山间竹林也可以是城中闹市 ,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 , 大隐隐于市” , 隐士的江湖既是他们身体寄托之处 , 又是他们心灵的最终归宿 , 这与失意文人是不同的 。 失意文人虽然暂时被迫的离开朝堂而进入“江湖” , 但他们心灵最终的归落处却依旧是朝堂 。

中国文人心中的江湖是怎样的存在?

张良便在建国后功成身退 , 退隐江湖 文史君说: 我相信但凡是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会对江湖有着无比丰富的憧憬和向往 , 那是杨过、郭靖们闯天下的地方 , 是“侠之大者 , 为国为民”的舞台 , 也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 而范仲淹的千古名句亦使后来上学的我们对朝堂和江湖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了解 , 但无论是主动亦或被动 , 无论是隐士、侠客亦或是失意文人 , 他们都将原本仅指代地理空间的“江湖”赋予了丰富的人文色彩与浪漫想象 , 构成了中华古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文人心中的江湖是怎样的存在?

“一萧一剑”闯江湖是多少男生少年时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2002年版 。 2. 李恭忠:《“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距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 , 《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 。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