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筑梦人( 三 )
“3分钟的火箭飞行背後 , 浓缩了数万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 3分钟视频的背後 , 则浓缩了余梦伦班组追求‘精准’的漫漫长路 。 ”在拍摄手记中 , 28岁的余梦伦班组成员张博戎如此概括这个作品的立意 。
参赛之初 , 班组成员围绕拍哪个“最”进行过一场头脑风暴 , 最後落在最“精准”上 。
“我们经常把弹道设计比作是运载火箭的DNA , 因为它决定了整个火箭的所有特徵 。 ”组长马英介绍 , 火箭总体方案设计从弹道分析开始 , 再做总体参数选择优化 , 做分系统设计 , 做单机的产品设计 , 火箭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设计出来的 。 “弹道就是基准 , 如果基准就有偏差 , 後续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加偏差的话 , 整个系统就乱了 。 ”
追求“精准”也体现在了拍摄中 。
“昨天 , 我们刚将空间实验室准确送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 , 实现了世界一流的入轨精度 , 用了585秒 。 就像在北京扔一个篮球 , 把它精准投进了昆明的一个指定篮筐里 。 ”这是短视频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旁白 。
这是他们为了让行业外的人更容易理解而打的一个比方 , 而“昆明”这个落点不是随意得来的 。 “我们的火箭要打到数万公里高的一个轨道上 , 入轨精度为零点几公里 。 我们换算了一下 , 看球投到哪儿合适 。 算完一看 , 跟北京到昆明的距离差不多 。 ”张博戎笑着说 。
弹道设计专业的特点就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模拟 , 所以可能会即时去打出成千上万条弹道 , 然後对它进行判断和分析 。 为此 , 他们设计了一个近景镜头 , 希望通过拍摄班组成员眼镜片上的电脑显示器反光 , 来体现即时面对海量模拟数据的工作场面 。
这个出现在短视频1分46秒的“电影级”镜头整整磨了他们1个小时 。 “换眼镜、换人、换角度 , 开灯、关灯 , 拉开窗帘又拉上窗帘……经过不断尝试和反覆调整 , 我们发现只有在关闭窗帘和灯光 , 加上偏振片、机位和拍摄方向处在一个绝佳匹配的角度时 , 才能实现理想的反光效果 。 ”
2018年 , 中国航天运载火箭发射次数首次超越美俄 , 居世界第一 。 以长三甲系列火箭为例 , 1994年2月至2012年3月 , 18年完成了50次发射;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 , 仅用7年便完成了又一个50次发射 。 高密度任务的背後 , 是航天人往来发射基地的一次次奔波 。
余梦伦班组共有18人 , 一年到头要拍个大团圆照片往往得靠“P图” 。 此次短视频拍摄 , 想让班组每个成员都能“出镜”也不容易 。 拍摄期间 , 组员张博俊正在发射基地执行任务 。 後来 , 在短视频第42秒 , 出现了他在发射现场提取数据的镜头 。 有人打趣 , 这个镜头应该是外界能够从《新闻联播》以外渠道看见航天人工作场景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
推荐阅读
- 死磕AI芯片四年,寒武纪“抢跑”科创板
- 骑着六位数的摩托,听着摩雷音响是什么感觉?
- 新华网■法国:疫情下的商户
- 「新华网」清明“代祭”“网祭” “新风”寄托哀思
- 「新华网」腾格里沙漠治沙忙
- 新华网:清明代祭寄哀思
- #新华网#普京宣布延长全国放假以抗击疫情
- 佳木斯男爵■佳木斯的抗战英雄----汤原英魂夏云杰
- 「新华网」服务白衣天使的“管家”艾厚宇
- #新华网#巴黎:“不下车”接受新冠病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