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一) 看了一些已经移居日本的国人的故事 , 关于生活、工作、家庭等等 , 整理了一下 , 转载分享给大家 , 可以给到即将移居日本的朋友一点帮助和启发 。 一共六个人的六个故事 , 做成了一个系列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 , 逐一在公众号里分享给大家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一) 年轻OL , 从医疗体验严谨文化 Susan , 年轻OL , 任职行政管理 。 在日本已有三年 , 享受日本少压迫感的生活 , 喜欢日本水果新鲜美味 。 简单疾病 , 详细检查 第一次是刚到日本不到一年的时候 , 不知道什么原因 , 身上突然出风疹 , 那时是半夜时间 , 一时间也不知道怎样找医生 , 幸好有朋友帮忙 , 带我去家附近看医生 。 我之前也出过风疹 , 看医生的过程非常简单 , 医生看一眼 , 就告诉我是出风疹 , 然后等一会儿 , 打个针就让我离开 , 然后就慢慢好了 。 但在日本看医生则相当不一样 , 医生不会随便确诊 , 即使我已经解释了自己的状况 , 甚至要求打针 , 医生也不允许 。 我去到医院 , 先做测体温、测血压等基本检查 , 然后再去见医生 。 医生问诊后 , 担心我是否其他问题 , 甚至要求我做心电图检查 , 待确定没有其他问题后 , 才为我开药打针 , 足足搞了三个多月小时才离开 。 由于初来乍到 , 我连保险都没买好 , 幸好不是什么严重疾病 , 花了一万多日元便可解决 。 医疗过程严谨 , 肠胃炎也住院 第二次生病则更为戏剧性 。 还记得那天晚上 , 可能是吃错东西 , 突然感到胃痛不已 , 吃了药也不见好转 , 只好打电话给朋友求救 , 朋友来到我家 , 看我情况不妙 , 赶忙叫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 。 虽然人已在医院 , 但还有一个漫长的检查过程在等着我 。 第一步还是简单的测体温和血压 , 然后就要填写问卷 。 由于我是肚子痛 , 医生在是否怀孕这个问题上纠缠了好一段时间 , 最后甚至还要去做心电图和核磁共振 。 整个急诊室没有很多人 , 但初步检查程序非常多 , 一直到5、6个小时以后 , 才终于安排去病房休息 。 由于完整的检查报告还没出来 , 所以医生依然不肯确诊 , 到病房后又多次确定没有怀孕 , 才终于打了一支止痛针 , 稍稍缓解我的痛楚 。 日本医院病房的环境 , 倒是相当不错的 , 急诊室每间房有六张病床 , 每张病床都有帘子遮挡 , 隐私度很够 。 转上专科病房后 , 每个房间更为宽敞 , 只有三张病床 , 环境很安静 , 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 经过这次 , 我充分了解了日本人做事有多严谨 , 在国内五分钟可以完成的分流程序 , 日本医院几乎要一个多小时 , 不过忍着痛楚等待检查的体验 , 到现在想起任然心有余悸 。 或许是因为医疗过程非常严谨 , 所以大部分人遇到小病小痛 , 很少去看医生 , 多数是买药吃就好了 。 不懂日语 , 也能轻松适应 适应日本生活的过程 , 比我预期容易 。 日本大部分地方都使用汉字 , 所以很容易看懂 , 即使中间夹杂了我不明白的日文 , 靠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 语言是最大障碍 , 只能靠日常生活慢慢学习 , 而且日本人说话模式不同 , 他们不喜欢太过直截了当 , 所以要学习去理解对话背后的真正含义 。 邻里关系融洽 日本的邻里关系也非常好 , 每次有新邻居搬来 , 都会先过来打个招呼 , 自我介绍一下 。 试过出门时遇到邻居 , 邻居先去等电梯 , 但我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为避免耽搁对方 , 我特意慢慢锁门 , 让对方先下楼 , 怎料等我来到电梯前 , 发现邻居竟一直按着电梯在等我 , 让我相当不好意思 。 一些一户建聚集的小社区 , 邻居会主动向刚搬入社区的家庭介绍区内的设施 , 分享社区生活经验 , 甚至亲自带你去垃圾收集点 , 教导你如何倒垃圾 。 这是他们良久以来的习惯 , 希望共同保持社区的清洁整齐 。 熊本大地震后 , 水电供应一度还未确定 , 但超市内不会看到货架被抢购一空的情况 , 大家还是只买自己所须的分量 。 这些生活上的小事 , 充分让我体验到日本人的规矩和礼貌文化 。 考虑长留日本 在日本生活不像国内大城市那么有压迫感 , 这里地方大 , 空气好 , 活动空间也多 。 在国内约朋友外出的选择不多 , 来来去去都是吃饭看电影 , 或者卡拉OK等 , 在日本则有更多选择 , 去郊外走走 , 享受一下大自然 , 令人心旷神怡 , 相当舒服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二) 看了一些已经移居日本的国人的故事 , 关于生活、工作、家庭等等 , 整理了一下 , 转载分享给大家 , 可以给到即将移居日本的朋友一点帮助和启发 。 一共六个人的六个故事 , 做成了一个系列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 , 逐一在公众号里分享给大家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二) 买楼收租目标更易实现 Jojo , 年轻OL , 助理客户经理 。 在日本留学至工作 , 至今已有五年 。 喜欢日本人工作认真 , 希望通过努力工作 , 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 礼貌与热情之间的交友文化 日本人对人很礼貌、很温柔 , 但却不容易真正跟你交心 。 初来日本的时候 , 我认识的日本人都非常热情 , 即使只是第一次见面 , 都会对你笑得很灿烂 , 听到你说的每一句话 , 都会给与很热情的反应 。 但慢慢我才发现 , 原来这样的热情 , 纯粹是外在礼貌上的表现 , 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想跟你亲近 , 下次见面分分钟可能像陌生人一样跟你擦肩而过 , 这与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状态很不一样 。 以前交朋友时 , 都是先保持一定的距离 , 到双方熟悉了 , 亲近之后才会有说有笑 。 老实说 , 我还用了一点时间来适应这种交友文化呢 。 男女交往AA制 , 文化冲击 日本很流行AA制 , 当然 , 一般正常的AA制 , 例如吃饭看电影 , 各自付自己那份 , 我认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但在日本 , 有些男女朋友的AA制方式实在让人感到夸张 。 身边不止一次有正在跟日本人交往的女性朋友跟我诉苦 , 说男朋友很会计算 , 最夸张的是甚至有男朋友会问一起去健身的女朋友 , 为什么不随身带零钱自己买水?甚至连早餐去便利店买个饭团 , 都会分开埋单 。 相信在华人的世界里 , 若AA制青雀到十元八元都会计算 , 一定令人相当惊讶吧 。 题外话说一句 , 反而他们婚后会把钱交给太太安排 , 可见那一纸婚书在日本人的关系里 , 有很微妙的意义 。 从团体精神中培养责任感 还有一点令我大开眼界的 , 就是日本人的认真 , 从我刚来到日本 , 开始在一家西餐厅做的第一份兼职时 , 就会体会到这点 。 回想我出来报道时 , 日语非常差 , 但店长仍然愿意给我一个机会 , 还对我说 , 只要坚持做下去 , 就会慢慢进步的 。 他的鼓励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 至今我仍然非常感谢他 。 当时发生过两件事 ,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 至今难忘 。 当时我负责收银 , 因为那时日文实在太差了 , 有好几次对账时 , 数额都对不上 , 总有几千日元的出入 , 当时我向店长提出由我负责补回这个差额 , 但是店长很坚决地说 , 这个差额要由整个团队一起承担 , 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 那时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 虽然因为能力的闲置 , 我在那次之后扔是不可避免地出过一两次错 , 但每天工作时 , 我真的是集中了十二分的精神 , 认真工作 , 相信如果当初由我自己填补那几千日元的差额 , 我绝对不会培养出那种 , 在工作中不仅仅是对自己 , 还要对其他同事负责的责任感 。 另外一件事就是某天开店前 , 店长叫我去擦橱窗玻璃 。 由于工作的店铺位于一个大型商场里 , 灰尘很少 , 加上每天都勤于打扫 , 橱窗其实很干净 , 于是我擦玻璃的时候 , 就放松没有非常大力得擦拭 。 这时候店长来到我身边 , 用很认真的语气跟我说 , 这是工作 , 不是完了 。 这和那个平时对我们嘻嘻哈哈的店长 , 态度完全不同 , 令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刚开始还觉得店长种种要求太过夸张 , 但是随着在日本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 , 我发现这种高要求的优点 , 自己也开始理解甚至欣赏这种认真工作的态度 。 外国人难觅心仪住所 三次的搬家经验 , 让我深切体会到日本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 , 确实有比较不公平的地方 , 在日本 , 外国人真实很难租到房子 。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 , 但有很多日本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外国人 , 所谓外国人并不是特定的哪个国家 , 而是除了日本之外的所有国家 。 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喜欢安静 , 在家也不会太过吵闹 , 但外国人总不免会有些比较吵闹的时候 , 便会影响到同大厦其他租客的生活 。 梦想做包租婆 , 达到财务自由 来日本四年后 , 我加入了现在工作的房产公司 , 第一次帮助客户谈成了一笔房产交易后 , 老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 你要加油啊 , 努力工作 , 多促成几宗交易 , 赚钱再存钱 , 日本的房价还会继续升 , 存够钱后就买两个物业 , 一个自主 , 一个收租 。 你还年轻 , 绝对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 。 我真没有想过 , 老板会忽然苦口婆心地跟我说起这番话 , 而且还与我的理想不谋而合 , 但感觉老板真心为我好 , 确实非常窝心 。 日本收租 , 容易实现目标 香港、广州、日本三地 , 都是我可选择生活、投资的地方 , 但物业投资目前我还是首选日本 , 这当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因素 , 日本的AIRBNB法律规定是全世界最宽松的 , 在日本购买物业 , 无形中就多了另一个选择 , 民宿 。 民宿不但越来越流行 , 日本又是一个酒店不足的旅游大国 , 经营民宿相信能带来更高回报 。 所以我深信 , 努力工作加上合适的房地产投资 , 我这个财务自由的理想终能实现 。 移居日本人物故事分享系列(三) 入籍爸爸店长:日本适合下一代成长 Sam , 不动产公司店长 , 已婚并育有一子 , 喜欢日本生活 , 不论环境、饮食、治安都令人感到安心 , 打算长居日本而申请入籍 。 立业而后成家 , 几年前我在日本认识的女朋友决定结婚组建家庭 。 我们是同一所语言学校的同学 , 大家都很喜爱日本的生活 , 这里不论是生活环境、治安、饮食都很令人放心 , 所以我们决定长远会留在日本发展 。 外国人在日本结婚并不难 , 只是日本的婚姻法旨在日本承认 , 所以我们要去中国大使馆办理一项登记手续 , 然后到区役所把学生签证和住民票合并便可 。 建立小家庭 , 喜迎新成员 结婚一年后 , 我们第一个儿子出生了 。 由于日本目前没有移民法 , 所以在日本出生的孩子不会自动成为日本籍 , 和父母一样是中国籍 。 在日本 , 生小朋友的福利非常好 , 首先 , 怀孕后我们要通知区役所 , 区役所会发给你一个小牌子 , 让妈妈挂在手上 , 这样走在街上大家就会知道你怀孕了 , 肯定会主动让座给你;其次还会发给你一本记录本 , 让爸爸妈妈记录怀孕过程的点滴;最后 , 也是最重要的 , 是政府会发一份产前检查代用券 , 到日本任何一家医院 , 都可免费做产前检查 。 不但产前检查全部免费 , 连住院产子的费用也不会很高 , 因为政府会辅助大部分支出 , 而且只要有住民票 , 这笔辅助是不分国籍的 。 太太生孩子时在医院住了大约一个星期 , 共花了50万日元左右 , 但在政府的辅助下 , 我们实际只缴了4万日元 。 日本的医院大都干净整齐 , 医疗技术更是不在话下 , 而且大家都很守规矩 , 不会大声说话 , 让产妇和小婴儿都能得到充分休息 , 即使是四人或八人的普通病房也很安静 。 政府资助产子 , 养儿经费 日本是个相当注重家庭文化的国家 , 所以不论对儿童 , 还是家人的照顾都非常周到 。 产妇生产后 , 可享有一年有薪产假 , 这些薪金支出有一半由政府资助 , 公司的负担不会太大 , 自然也不会诸多怨言 。 从孩子出生到16岁 , 政府还会每月给养育资助费用 , 一至两个孩子的家庭 , 每个孩子可获得15000日元资助;如果有三个孩子或以上的家庭 , 则每个孩子可有2万日元资助 , 帮助减轻父母在子女衣食住行方面的负担 。 孩子出生后 , 地区的医护人员每两到三个月就会来家里一次 , 帮小朋友做身体检查 , 问问小朋友的成长情况;此外 , 小朋友初中以前都有免费医疗 , 看病不用花钱 , 这项政策打打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 政府还设有免费的社区保姆 , 一共有十次 , 每次两个小时 , 主要让孩子母亲可外出工作 , 如果孩子父母都需工作 , 则可把小孩交付托儿所 。 日本托儿所人手比例是1:3 , 可说相当充足 , 不过托儿所也是有先后次序的 , 一般会根据家庭孩子数量来决定 。 不求名牌大学 , 免学习压力 日本推行九年制免费教育 , 从小学到中学的公立学校 , 都无需缴学费 , 至于学前教育则是自费 , 但学费金额会根据父母收入而定 , 所以不会造成太大经济负担 。 这个国家重实力而不重学历 , 所以学习压力不算太大 , 以前也听说日本学生读书辛苦 , 要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等 , 但事实上 , 如果你要求不高 , 不是非名牌大学不读的话 , 学习负担并不会很重 。 一般公立学校的课程都不会很深 , 目前我们唯一比较担心的是孩子的中文程度 , 毕竟我们是中国人 , 而且未来世界发展还是比较看好中国 , 所以中文一定要懂的 。 此外 , 日本有个比较特别的文化习俗 , 就是不要麻烦到别人 , 加上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要有责任心 , 致使小朋友从小习惯了和别人倾诉心事 , 有烦恼也不会找人分享 , 结果造就颇高的自杀率 。 不过我相信在我和太太的家庭教育下 , 应该无需担心孩子这方面的问题 。 入国籍审批手续严格 决定要长远留在日本生活后 , 我们夫妻就开始考虑是否加入日本国籍的问题 。 长期居住日本主要有两大选择:永住和加入国籍 。 两者的公民义务和福利都差不多 , 最大分别是加入国籍后 , 可享有投票权 。 生了小朋友后 , 我和太太认真讨论过这方面 , 最后决定我和小朋友加入日本国籍 。 当时考虑了两大因素 , 其一是孩子既然在日本出生长大 , 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是中国国籍;其次随着孩子年龄渐长 , 会参与许多学校举办的不同活动 , 例如海外交流团等 , 如果孩子拿着不同的护照 , 将会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 。 既然这样 , 何不干脆加入日本籍? 申请永驻权和加入国籍的手续很不一样 , 申请永住的手续比较简单 , 只需要在日本居住超过十年 , 当中最近的五年持续有工作 , 法律方面清白 , 没有交通违法 , 没有拖欠缴交年金 , 那递交一些简单文件例如在职证明 , 便可申请 , 一般审批大约需要二到五个月 。 申请入籍对居住年期的要求比较短 , 只需在日本连续居住五年以上 , 其中每年没有离开超过180天 , 然后从申请日起前三年一直有工作并准时交税 , 即可申请入籍 。 但审查手续则相当严谨 , 首先要确认你愿意放弃本身国籍 , 然后要递交申请表 , 以及出生国家发出的各项证明文件 , 我还记得最后交表时 , 那打文件超过一寸厚呢 。 交齐各种文件后 , 当局会调查你的家庭背景、父母情况等 , 然后还有面试和家访 , 家访是甚至还会查看家中的摆设 , 看看你申报时有没有说谎 , 其次还会调查法律记录 , 开车记录 , 看看你是否合格守法的居民 。 整个过程历时可以超过一年 。 看好楼市前景 , 自购物业 申请入籍之余 , 我们也放弃了租住房屋 , 购买了自己的一户建连车位 。 生孩子前我和太太一直都是租屋居住 , 考虑到既然决定扎根日本 , 还是拥有自己的房子比较好 , 所以趁更新租约前买了自己的物业 。 这里解释一下 , 日本租房的话 , 合约一般两年更新一次 , 更新租约要付一笔更新费 , 大概是相当于一个月的租金 。 那时我们自己计算 , 如果自己买房 , 不但可以省下这笔更新费 , 而且银行按揭贷款利息正处低位 , 与其帮人供楼 , 不如自己买 。 我现在的房子面积大约80多平方米 , 孩子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 而财政方面 , 按揭贷款比以前的租金还低呢 。 由于我自己本身做不动产行业 , 所以对行业了解比较多 , 以前日本本地人心理上有压力 , 不太敢买楼 , 但随着按揭利率下调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楼自住 , 未来房源供应暂时未能追上需求 , 所以房价应该会进一步上升 , 现在我们买下了自己的物业 , 也可以省却这方面的担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