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用人二三事

东汉末年 , 宦官为害、奸臣当道 , 东汉政权岌岌可危 。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涿郡涿县 , 却有一孩童目睹家中如盖桑树说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话语 。 谁也不曾想到 , 就是这个孩童 , 日后南征北战 , 建功立业 , 最终鼎立天下成就一方霸业 。 这个人就是刘备刘玄德 。 历史上对于刘备的评价很多 , 然而有一点却是一致的 。 那就是刘备在“知人”、“用人”上有着独到的魅力 。 曹操家大业大 , 父亲官居太尉 , 又有夏侯一族举族相随;江东基业已历两世铺垫 , 根基稳固 。 唯有刘玄德起事于织席贩履之业 。 而他最终的成功 , 正是依靠了他知人善用的独特魅力 。 求才若渴 , 待人以诚 , 是刘备用人的突出特点 。 时值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南征 , 刘备手下仍无一处立业之所 , 寄身于刘表门下 。 但他一心求贤 , 从水镜先生处得知“凤雏”“卧龙”的消息 , 其后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 刘备一见到诸葛亮 , 便诚心问计:“汉室倾颓 , 奸臣窃命 , 主上蒙尘 。 孤不度德量力 ,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 遂用猖蹶 , 至于今日 。 然志犹未已 , 君谓计将安出 。 ”当时 , 刘备年长于诸葛亮许多 , 又兼地位更尊 , 却丝毫没有以此压人 , 而是放下架子 , 诚心诚意的想借助诸葛亮的才能 。 正是这番诚心 , 最终打动了诸葛亮随其共创基业 , 成就鱼水佳话 。 识人、引才必须以诚相待 , 与人才真诚沟通、真心交友是成功引进人才的关键所在 。 识人用事 , 不以独见为明 , 是刘备用人的又一特点 。 刘备兼任荆州牧后 , 庞统以州从事身份代行耒阳县令 , 因庞统其貌不扬 , 加之性格狂放 , 刘备心中不喜 。 而在此时 , 鲁子敬修书一封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 , 使处治中、别驾之任 , 始当展其骥足耳 。 ”诸葛亮也向刘备诉说庞统的才能 。 刘备因而意识到了自己仅凭个人喜好而险些错失人才 , 立即与庞统深谈 , 证明其确有其才后“大器之 , 以为治中从事” 。 “不以独见为明” , 看起来简单 , 实际上克服个人好恶却并非易事 。 纵观历史 , 如果将“看着顺眼”“用着顺手”作为知事识人的标准 , 少不了会陷入“以独见为明”的泥沼 , 而只有兼听并蓄 , 脱离个人喜好而立足岗位要求进行客观的实地考察 , 才能选任出真正合适的人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