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作品《跨江》:朝鲜,江南江北,理想国(图文)

杨达作品《跨江》 第一章:江南江北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 , 开赴朝鲜战场 。 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进行第一次战役直到1953年7月27日 , 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 至此 , 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 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 2014年10月29日 , 中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 。 丹东是志愿军开始长征的起点 , 也是他们远离故土保卫和平的出发地 , 在鸭绿江这边的丹东现在夜晚灯火通明 , 闪耀的各色灯光照耀拍打在鸭绿江河面上 , 这各色的光影就好似一个个“灵魂”在飘动保卫着家园 , 又远远的触摸不到 。 江南江北 , 是中国和朝鲜 , 用一江(鸭绿江)隔开了两国 , 也是这一江连接了两国 , 无数鲜血将两国用一江水紧密相连 , 我用并置的图片关系将两国连接起来 , 左边是丹东的光影 , 是志愿军们留下的思念和寄托 , 右边是朝鲜的现在 , 是一片神秘国土和中国人民解不掉的情缘 。 第二章:“理想国” 在整个朝鲜拍摄中 , 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朝鲜人” , 有的在朝鲜经商超过20年 , 有已经前往朝鲜旅游数次的人 , 也有一直在朝鲜做导游的中国人 , 也有一路跟随我们的朝鲜领队 , 每个人口中的朝鲜都有着千差万别 , 在当我去感受这个国度的时候 , 我开始怀疑一切的真真假假 , 这个国家展现给外国人都是最光彩的一面 , 但在我听闻中有着太多的矛盾 , 经商20多年的中国人口中的“真实”朝鲜是真?还是当地领队口中的“真实”是真 , 还是我感受到的朝鲜是“真实“的?在这一片”理想国“的土地上我获取了我能得到的影像 , 称之为”理想国“ 。 从丹东出发 , 经过6小时的火车行程到达平壤 。 在火车上 , 我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叔叔 , 今年 60多岁 , 他20多年前就来了朝鲜做生意 。 那时候正逢中国的国际贸易开放而活跃 ,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末 , 中朝经贸关系属于典型的战略安全导向型 。 进入2000年以后 , 为打破经济困局 , 朝鲜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 , 这直接改变了中朝经贸关系由中国单向援助局面 , 中朝经贸关系走上了真正意义上以经贸合作为主的活跃期 。 在2010年以前 , 都是双边贸易的黄金时期 。 (根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孙莹的研究报告整理 。 ) 王叔叔一直在朝鲜的农村做商贸 , 会说朝鲜语 。 他认为大多数朝鲜人谦卑、有礼貌 , 而且很注重卫生 ,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 素质很好 ,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不过也有不好的 , 传统的朝鲜人不与外族通婚 , 男人几乎不做什么事 , 女人既要照顾孩子 , 还要回家生活做饭 , 下田种地 。 有个笑话说 , 在朝鲜农村 , 如果老两口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话那肯定是生了三个女儿 , 把家里都“赔”光了 , 因为结婚是女方准备嫁妆 , 男方什么都不用准备 。 他对朝鲜男人有些微词:“喜欢占小便宜 , 不太诚实 。 ”不过 , 他说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问题 , 是国家体制造就了这样的个性 , 如果你什么都说实话 , 那可能有被拉出去批斗的危险 , 因此 , 人们要说漂亮的话 , 大话 , 就像每年上报粮食产量一样 , 要按照上级的指示往“大”的数字报 。 他说 , 朝鲜人其他的技能不知道怎么样 , 但是找人这个技能一定是世界一流的 。 这么多年来 , 他每次下火车一定会有一个朝鲜人来跟着他 , 一直如此 , 而且他们一定能够找到他 。 因为生活在农村 , 而且还是大山里 , 王叔叔比其他人更知道农民的生活 。 “和我们上个世纪70、80年代一样 , 人们还是吃集体饭、大锅饭 , 全村人一起劳动 , 没有什么所谓你我之分 , 都是国家的 。 ”他回忆1996年刚到朝鲜不久遇到百年难遇的旱灾 , 人民没有粮食吃 , 没有水种地 , 土地干枯 , 庄稼没收成 , 人活活的饿死 。 朝鲜农村的人均月收入折合人民币在30元左右 , 村里基本没有通电 , 但是有国家分发的太阳能电板(来自中国生产的);没有自来水 , 有井 , 人们去那里打水吃 。 白天用太阳能电板把电储存在电频 , 晚上用来发电给灯泡和电视机 , 晚上村子里的唯一娱乐也就是村子里的人一起集中起来看电视了 。 我问 , 不打牌吗?王叔叔说 , 很少很少 , 赌博被发现了是大罪 , 要坐牢的 。 在王叔叔看来 , 这个国家一定会给你看到他们最好的一面 , 外国人招待所里有水有电 , 没有摄像头 , 但可能有监听器 。 我们聊到了刚开始上火车的时候 , 有个海关检查我们的行李和电子产品 , 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 , 还能听懂“中式”玩笑 , “他去过中国吗?”我问 。 王叔叔说 , 他是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 位于平壤市东北部大城区龙南山山麓的金日成综合大学是朝鲜最高学府 , 有72年的历史 , 被称为朝鲜“干部基地、人才摇篮” 。 从这个国家的顶级学府里毕业的海关 , 一定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 , 叔叔还说 , 高材生之前有个老婆 , 他出差的时候 , 老婆在平壤住的一栋24层楼房发生坍塌 , 被埋进去死了 , 只留下了他和女儿 。 天色黑了下来 , 火车也开进了平壤 。 平壤很多道路上没有路灯 , 每家每户也都是白天太阳能积蓄电的微弱灯光照着 。 王叔叔指了指窗外的那漆黑夜空里矗立的一座高楼 , 那是朝鲜的标志性建筑——柳京饭店 , 105层 , 330米高 , 如果它在1989年按期竣工的话 , 它将会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饭店 。 一晃20多年 , 我问王叔叔现在变化大吗?他说 , 这里除了树长高了 , 其他什么都没有变化 。 停顿了一会儿 , 他又补充说 , 当然 , 生活还是比20多年前好了一点点 。 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2005年 , 中国援朝粮食达53.1万吨 , 占当年国际对朝粮援的92% 。 创作过程: 第一章: 这些光是我对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一种比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