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重启之路:最先在常州3个城市试运营( 二 )

  两天后的8月28日晚,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公开道歉,“因为我们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知道,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好胜心盖过了初心。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

  负责人被免职,创始人道歉,顺风车团队遇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出事那段时间(对团队)是非常沉重的打击,有些同事也在自我否认,大家很迷茫。”何棣回忆称。

  “从我的角度来讲,对顺风车非常有感情,顺风车出事也觉得挺难受的。”作为滴滴顺风车业务原负责人,此时的张瑞并不在滴滴顺风车团队。

  张瑞是滴滴早期员工,2013年2月加入滴滴,是公司前40号员工,早前负责技术研发和数据分析,后来参与顺风车项目,负责顺风车运营。

  张瑞回忆,滴滴2015年推出顺风车业务,“当时这帮人还挺激动兴奋的,能够盘活社会车辆资源,减少空驶,为有顺路出行需求的车主和乘客提供信息的匹配服务,那个阶段每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都想把这事做好。”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初,在政策的鼓励下,刚推出一年多的滴滴顺风车已在343个城市上线,注册车主已达1000万、使用过的乘客超过1820万,日高峰订单已经达到223万,大约占到中国拼车市场69%的份额。

  2017年下半年,负责顺风车运营的张瑞转战滴滴外卖业务。“外卖的接触点很薄,出行行业其实还是比较难,因为产品太复杂了,接送的对象是人。”对比两项业务,张瑞如此总结。

  2018年9月,滴滴顺风车进入整改阶段,公司层面询问张瑞是否愿意接手顺风车团队。张瑞认为自己在顺风车团队时间比较长,对顺风车比较了解,能为顺风车安全整改出份力。

  “张瑞之前是顺风车运营的负责人。老同事的好处是大家相互信任,有更强的凝聚力,团队非常需要凝聚力。”2016年下半年进入顺风车团队的何棣,对于张瑞也并不陌生,也对张瑞的回归充满信心。

  [整顿]:团队“优化”三分之一,功能优化330项

  “原来理念里面,我们用科技的力量,找来了国内外最好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帮我们解决难题,我们觉得找到了方案。”滴滴总裁柳青7月18日在媒体开放日上表示,经历了去年两起安全事故,认知有一个非常大的颠覆,大家发现原来出行行业可能跟别的行业有点不一样。

  顺风车安全事件成为滴滴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滴滴也经历了一次蜕变,从“高冷”之姿到“自嘲”开放,也从强势扩张,转向安全整改。

  滴滴更在今年2月宣布要做好“过冬”准备。当时,程维表示,2019年公司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减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减员”也涉及顺风车团队。“之前团队三百四五十人,年初业务优化,主要聚焦安全,剩下有两百三四十人。现在整个团队大概有两百五六十人的状态,加了一些主要做安全的。”张瑞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安全团队从以前大概十个人扩充到五六十人。

  从宣布“过冬”,到重启试运营,时间跨度有8个多月,多达两百五六十人的顺风车团队是如何度过这段时间的?这期间,张瑞率领的顺风车团队经历了18个版本330项功能优化,以及30万条用户建议。

  “我们任何一个功能,先不说开发和产品设计多长时间,我们讨论的时间就非常长,从讨论到产品设计再到研发,然后再反复迭代,虽然没上线,整个团队依然非常紧张忙碌。”张瑞表示。

  在何棣看来,从去年8月份到今年3月份,团队一直在思考、研究,自我迭代升级。

  今年3月,整个顺风车行业都开始“复苏”,哈啰全国上线顺风车业务,嘀嗒举办顺风车研讨会。此时的滴滴顺风车团队也开始对外接触,进行了小范围的媒体沟通会。

  “我觉得大家相信顺风车是对用户非常有价值的,相信这件事情是好的,愿意、并相信自己能把之前没做好的事情做好,这份信念是让大家留下来的核心原因,即便在没有上线时间表的前提下。”张瑞被多次问及这个问题时如此回答。

  [变化]:“ALL IN安全”,内部反思顺风车定位

  “高速增长下,一定程度上没有意识到在安全上面有这么大的没有思考到的问题,2018年这两起事件给我们重重的打击。”何棣经历过顺风车最高光与最落寞时刻,他对产品也最熟悉。

  他介绍,第一起安全事件因为人车不符,随后迅速增加了车主接单时的人脸识别功能,严防人车不符。第二起安全事件已经不再是人车不符,但依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我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交通运输业和我们原来所认知的信息撮合平台有很大不同,它对风险控制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之前我们所认知的。”这令曾在淘宝工作的何棣有了新的认识。

  顺风车业务的用户常常是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人,社交功能可以增强用户黏性,这令滴滴顺风车等企业有无尽遐想。

  有业内人士曾认为,“和出租车、专车、快车不一样,顺风车在政策方面有多项利好,而独有的社交性还能为这一业务加分。”在滴滴安全事件发生后,顺风车“社交”功能饱受诟病。

  何棣并不认可顺风车是出于“社交”目的去做产品的说法。“从常规的互联网逻辑来说,如果交易双方相对透明、能看到对方信息,从用户体验来说是能更有安全感的,就好比你知道对方是住你家隔壁小区,同样在一栋大楼里上班,你会觉得更安心。对于我们产品设计的初衷来说,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体验是更好的,社交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