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能导演的进击

终于等来了阿方索·卡隆的《罗马》 。

这部获得9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三项大奖的影片 , 已于5月10日在国内上映 。

都说最近一届奥斯卡是小年 , 但有了《罗马》 , 让这个小年显得格外“大” 。

大 , 体现在几个方面 。

第一 , 《罗马》是导演阿方索·卡隆的集大成之作 , 无论技术、文本、风格 , 卡隆将几十年的导演功力 , 都倾注其中 。

第二 , 《罗马》是一部大格局电影 , 它看似是一部回忆体影片 , 实际融合了导演对于历史、阶层、现实、命运的观照 , 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

第三 , 《罗马》由Netflix投资1500万美元打造 , 不算巨制 , 但对于此类电影 , 绝对是大手笔 。 且资金主要用来重建墨西哥中产社区 , 影片对整个街区的完美复现 , 目为壮举也不过分 。

第四 , 《罗马》是一部大银幕电影 。 它有着动人的日常的却又极其震撼的画面 , 以及沉浸式的声音体验 , 为我们重现一段往事 。

这种种的“大”加在一起 , 使得《罗马》成为一部不容错过的大作 。

不久前 , 我们已经发了关于《罗马》的影评(戳此回顾) 。

今天 , 我们换个角度 , 给大家讲讲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故事 。

相信听了我们的讲述 , 你就会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从墨西哥出发 , 兜兜转转又回到墨西哥 。 阿方索·卡隆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 , 画了一个完整的圆 。

这个圆虽说完整 , 却不算平滑 。 用卡隆自己的话讲:“我走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 。 ”

35年 , 只拍了8部长片 。 这对于一个导演来说 , 实在算不上高产 。

这种表面的“低效”也绝不是因为创作力的衰竭 , 而是因为卡隆对自己的高要求 。

要求高 , 就难免会纠结 。

特别是卡隆刚刚进入好莱坞的那些年 , 尤其如此 。

好在 , 他都挺过来了 , 并最终在好莱坞的制片体系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作者身份 。

而现实也给了他最好的褒奖 。

一个全能导演的进击

图1/26

2014年 , 他的电影《地心引力》在奥斯卡上10提7中 , 他个人也拿到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剪辑奖 , 并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墨西哥人 。

五年后的今天 , 他又凭借《罗马》拿到最佳外语片奖 , 并再次创造历史 , 成为首位同时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摄影的电影人 。

这一切 , 对于1961年出生 , 今年已经58岁的卡隆来说 , 已经很圆满了 。

站在这个时间点 , 我们回看卡隆的电影之路 , 也刚好可以在一个闭环之中看出某种隽永的命运感 。

01

两次“叛逃”

看卡隆的面相 , 你一定以为他是个好好先生 。

嘿 , 可别被外表迷惑 , 其实卡隆身上一直流着反叛的血液 。

《罗马》获奖后 , 有采访人员问他:“电影里那么多孩子 , 哪个最像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