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99件宝物讲南京Style( 三 )

  重见天日的文物以静默无声的姿态演示出1800年前人类肉眼无法企及的历史 , 它告诉我们 , 人类发展的历程有迹可循 。

  历史之趣 孔子的身高到底几何?

  科技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 , 它也让几百甚至一两千年后再来到人间的文物 , 出现在今人的眼睛里时 , 有那么几分幽默意味 。

  三把尺子静静躺在那里 。 尺子其貌不扬 , 分别为象牙尺、宋代木尺、明代木尺 。 其中 , 白色象牙尺是西晋时期的 。 据介绍 , 各个朝代的尺子长度其实不同:西晋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 , 宋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68厘米 , 而明代的尺度又因尺子的不同功能而异 。

  这直接造成了多桩历史悬案 , 孔子的身高便是其中之一 。 现场 ,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说 , 《史记》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 按照西汉一尺23.1厘米计算 , 孔子身高约2.21米 , 可那是西汉的标准 , 与春秋时的不同 。 用历代的长度单位算一算 , 发现孔子可高达2.3米 , 矮至1.9米 。

  几件裂痕满布的玻璃杯也诉说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 象山7号墓是东晋望族琅琊王氏之墓 , 从中出土的玻璃杯是典型的罗马帝国3—4世纪的产品 , 玻璃质量高、工艺精 , 为磨花玻璃器中的精品 。 这些玻璃杯来自魏晋时期 , 那时 , 人们将外域进口的玻璃器皿视为宝物 , 它还是上层社会斗富的宝贝呢 。

  能想象吗?几位长袍大褂的富贵人家子弟聚会闲谈 , 一说:我府上近日新得了一件宝物 , 通体晶莹 , 甚是可爱 , 改日请诸位仁兄去府上一赏!众人忙问是甚珍宝 。 其中一位像想起了什么似的 , 忙问:可是那周身通透 , 从外可窥见内盛之物的玻璃?我虽未亲见 , 却听见过的人说过 , 玻璃还可有颜色 , 既能晶莹剔透 , 又可五彩斑斓 , 据说从遥远的异域运来 , 一路颠簸至此 , 竟没破碎 , 确是上等的宝物!有人提议:择日不如撞日 , 咱们今日共去府上赏宝如何?众人都说好 , 忙拂袖起身 , 共去鉴宝 , 说不定后面还有若干诗歌因玻璃杯而产生 。

  众人为玻璃杯作诗的想象算是一则小玩笑 , 玩笑归玩笑 , 来自罗马的玻璃杯的出土说明 , 东晋时期的南京已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了 。 不过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 谁若说玻璃是宝物 , 那是真要贻笑大方了 。

  再告诉你一个趣闻:长颈鹿在明朝时是神物 , 知道吗?在展宝物中有一件天鹿纹素缎补服(用通俗的话讲 , 就是一件有天鹿纹样的长袍)就是证明 。 何为天鹿?在明朝 , 这就有说法了 。 明人将长颈鹿视为麒麟 , 还要从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期间一件轰动朝野的事件说起 。 那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 , 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遣使者向明成祖朱棣进贡了一头长颈鹿 , 时人从未见过如此稀奇的动物 , 将其与传说中只有明君盛世才会出现的瑞兽——麒麟联系在了一起(关于这一桥段 , 明人的文字、图像中多有记载) 。 据记载 ,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时 , 与麒麟(长颈鹿)贡有关的进献活动共有七次 , 长颈鹿成为当时进贡的新鲜宝贝 。

  过往之美 新石器时代的南京人就爱收集雨花石了?

  几粒深浅不一、图案纹路不同的小小雨花石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 个头小小 , 其貌不扬的它们价值在哪里?

  展出的这几粒雨花石来自北阴阳营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墓葬 , 共76粒 。 专家推测的结果是 , 这批雨花石应是古人特意由其他地方专门采集而来 。 推算一下 ,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 , 结束自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 照这样说 , 从那么久远开始 , 人类在审美上就已经有自己的追求啦 。

  说实话 , 要说美物 , 这批文物中最不缺:大名鼎鼎的国宝级展品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被称为珍贵文物的釉下彩盘口壶、倪氏家族墓中出土的色泽莹润的青瓷堆塑罐 , 还有精致到足以让现代顶级珠宝设计师也惊声尖叫的金累丝凤钗等等 , 都是高颜值的上等宝物 。 当然 , 堪称颜值担当的还有鎏金七宝阿育王塔 。

  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高1.2米、总重50公斤 , 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规格的鎏金阿育王塔 , 也是中国出土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鎏金阿育王塔 , 它还有个别号——世界阿育王塔之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