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芙蓉镇》4个金鸡奖,姜文刘晓庆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留名之作( 二 )

一部《芙蓉镇》4个金鸡奖,姜文刘晓庆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留名之作

对于那个动荡的年代 ,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有刻骨铭心的刺痛 。 站在历史的阴影中回望 , 十年动乱中人们的疯狂如瘟疫般在全国散播 , 侵染身处此境的每一个人 。 天花过后只是毁容 , 文革过后却让人们心魂俱残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 这段历史在铺天盖地的前进浪潮中被刻意地回避了 , 教科书上也只残存着几句点到为止的苍白描述 , 虽然其中有“惨绝人寰”四个字 , 但却没有细节描写 , 只是一笔带过 , 使得新生代的年轻人无法在脑海中真正还原当年的悲剧场景 。

除了八十年代大量“伤痕文学”的痛楚追忆和父辈们的口口相传之外 , 最能透彻解读十年浩劫的便是电影《芙蓉镇》 。 昏聩的指令 , 集体的癔症 , 变态的举动 , 扭曲的人性 , 凄惨的生活...这一切组成一个荒唐如梦的世界 , 不幸到不可理喻 , 难堪到难以理解 。

影片基本忠实于原著内容 , 观影过程中 , 感觉焦虑多于愤懑 , 幸好在一个冰冷麻木的时代里 , 依旧不乏人性光辉的熠动和爱情热量的恒温 。 影片以芙蓉镇和芙蓉镇上最普通的人为代表 , 将那场席卷全国的巨大风暴缩影进芙蓉镇里 , 演绎了一场人间大悲情 。 就像北岛的《回答》 , 海子的胡子里飞出的童话 , 喇叭裤霹雳舞罗大佑 , 和诗歌和香烟和啤酒和最肆意的青春 。 对于理想主义的80年代 , 我们所知道的和未知的 , 都还有很多探索 。

时代成就了芙蓉镇上一段凄苦的爱情传奇 , 同样也是芙蓉镇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的命运标注了那个时代的特色 。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 , 有各种形式的桎梏和风潮的洗染 , 但表现出来却形态迥异 , 千差万别 , 人性在其中搅拌迷失 , 随后是点点滴滴的清醒 , 最终在一片混沌朦胧中推动时代磕磕绊绊地前行 。

时代的特殊性 , 尤其使得人性变得纯粹至极 , 人际关系变得直接单一 。 萃取提纯后的人性 , 清的更清 , 浊得更浊 , 善的更显善 , 烂得更显烂 。 伪善恣行和恶暴招摇什么年代都会发生 , 但不会像那个年代般堂而皇之 , 替代一切律法道德坐上正统之位 。 这种恐怖是那个年代的专属 , 《芙蓉镇》就是完美记录了这一偏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