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末四亿票房背后,是心灵鸡汤与催泪弹的一锅乱炖( 二 )

长久以来 , 探讨教育问题的电视剧不少 , 但国产电影并不多见 。 有别于《一个都不能少》和《老师·好》 , 《银河补习班》借某校教导主任的形象 , 指出了教育方面的很多弊端 , 引发观众共鸣 。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 , 不是目的” , 在子女教育成为集体焦虑的当下 , 电影尝试以温情故事说教育真谛 , 笑中带泪地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 。 父子两人的感情也打破了“苦情戏”传统格局 , 加入了太空科学元素 , 风格硬朗 。 影片更把时间跨度拉长到近30年 , 以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2年亚洲足球杯、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抗洪救灾等事件作为锚点 , 瞬间把观众拉回到那个年代 , 感情随着记忆喷涌而出 。

对于邓超和俞白眉这对搭档来说 , 从《分手大师》《恶棍天使》被认为“演而优则导”的失败代表作 , 到如今《银河补习班》终于过了及格线 , 也是一大进步 。 尤其是邓超饰演的父亲 , 老年阶段的表演朴素不浮夸 , 以涓涓细流式的表演展示出如山父爱 。

逻辑缺陷和高频说教 , 破坏了一个好故事

然而 , 邓超和俞白眉的真诚与努力并未换来一片叫好 , 《银河补习班》大规模点映后 , 口碑一路走低 。 有观众认为 , 电影开篇时儿子马飞就已当上宇航员 , 处在人生巅峰 , 再以倒叙手法将成才故事娓娓道来 , 把“心灵鸡汤”与“催泪弹”置入一锅乱炖 , 几乎成为宣讲成功学的另一种模板 , 高频且刻意的说教更引人反感 , 破坏了一个原本温馨感人的好故事 。

甚至电影对应试教育的种种批驳 , 在一些网友看来也流于 “为批评而骂” , 缺失深刻反思与新鲜注解 。 人物台词中 , “素质教育”“分数主义”等概念不断反复 , 知识学习好比“蒸馒头”的生硬比喻 , 更让很多有教育经验的家长老师哑然失笑 。 而孩子在父亲的放任下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 , 甚至旷课出游 , 居然还能完成“学渣的逆袭” , “梦幻”得匪夷所思 。 电影尾声处 , 马飞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让父亲放弃申诉长达三十年的冤情 , 更是令人寒心 。 有评论指出 , 《银河补习班》想要针砭应试教育的弊端 , 凸显开放式教育的优点 , 却制造了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巧合直接推导出预设结果 , 反而使观众疑虑重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