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个别律师充当司法掮客,有法官成虚假诉讼保护伞( 二 )

5月22日 , 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情况 。 负责民事检察的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厅长元明直言 , 虚假诉讼手段隐蔽 , 难以识别 , 个别律师充当司法掮客 , 勾兑当事人和承办法官 , 为虚假诉讼出谋划策 , 有的法官收受当事人贿赂后 , 充当 “保护伞” 。

有的法官受贿充当“保护伞” , 调解结案居多

民事“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 , 指当事人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 , 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 , 捏造民事法律关系 , 虚构民事纠纷 ,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企图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 , 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 妨害司法秩序的行为 。

“虚假诉讼方式隐蔽多样 , 发现查处难度大 。 ”谈及虚假诉讼特点和危害时 , 元明坦言 , 虚假诉讼主体之间通常具有特殊利益关系 , 隐蔽性强 。 虚假诉讼案件一般由当事人双方合谋制造 , 通常具有特殊的利益关系 , 多表现为亲戚、朋友或关联企业、上下级单位等密切关系 , 双方表面对立 , 但实质相互串通 , 往往采取隐瞒事实、异地起诉、伪造代理手续等方式 , 在诉讼过程中默契配合 , 从而逃过法官的审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