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这只鞋是灰绿还是粉白?这是因为色觉和颜色不是一回事( 三 )

“不可否认 , 现在大家依然对这两种文化有很多偏见 。 我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沟通两者之间的事情 。 ”林凤生说 , 人文和科学文化固然有鸿沟 , 但是存在两座桥 。 一座是图像 , 一座是美学 。

“搞人文的人讲美 , 做理工的也是这样 。 比如牛顿定律 , 这么简单的公式包罗万象 , 大到宇宙小到原子 , 有一种简单的美、浓缩的美 。 在研究中我自己还有个比较高兴的发现 , 就是不管哪类学科的人 , 当他们在重大项目发生突破的时候 , 助力的往往不是行业知识 , 而是美学 。 比如毕加索创造立体派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有美学的支持 。 ”

梵高的画为什么“亮”?

翻开《名画在左 , 科学在右》 , 很多题目都吸引眼球:为什么印象派画有运动感?野兽派画家用色有什么好?光学器材如何助力西方写实绘画?弥足珍贵的中国古画隐藏了什么科技秘密?绘画里的“浮光掠影”蕴含了怎样的奥秘?脑外伤会激发人的艺术创造力吗……

“书里收录的文章最早源于2005年 , 所以这是一本写了十几年的书 。 ”林凤生表示 , 他希望能用最通俗生动的语言 , 对书里100余幅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画进行科学解读 。 书里有《名画里的病人和病人画的名画》一文 , 介绍了如何从大师不同时期的画作中发现高胆固醇、焦虑症、马方综合征、舞蹈病、角膜白斑症、歇斯底里症等多种疾病的征象 。 还有《尝美食、赏名画、侃文化》这样的文章 , 让读者从莫奈、马奈、德拉克洛瓦、卡拉瓦乔、德加等大师的作品中认识西方的不同美食佳酿 。

比如 , 说到梵高的画为什么很“亮” , 林凤生认为这与梵高的涂色方法——“固体混色”有关 。

物理学认为不同的颜色有两类物理混合:一是投射光的直接混合 , 也就是常说的“加法混光” 。 还有一种是反射光的间接混合 , 也就是“减法混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