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70年|俯瞰风云 造福人类( 四 )

地面接收站有了 , 接收到的数据如何处理是最大难点 。 1979年 , 美国气象卫星大气探测权威比尔·史密斯访华 , 向我国推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发的一套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处理软件 。 此时研究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的科研人员 , 已经在过去近10年的探索中掌握了大气辐射传输理论 。 而这套程序 , 给他们提供了完整的高水平教材 , 以学习和开发卫星资料处理软件 。

但要想掌握这套程序并落地应用 , 仍需下大力气分析消化并进行程序调试 。 这在当时并非易事 , 因为所有人都刚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 。 他们一笔一笔画出框图 , 加以注释 , 进行逻辑分析 , 再提取出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 , 写出分析文档 。

据范天锡回忆 , 调试工作是在当时国家气象中心的M170计算机上进行的 。 上机时间很宝贵 , 一人一周只能分到一两个小时 。 上机常常要安排到夜间 。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 在运算速度尚达不到如今笔记本电脑1%的那台M170电脑上 , 通过这一个个“一小时”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通关”了这套程序 。

基本掌握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后 , 便要建设一个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处理系统 , 但这必须开发大量的软件 , 此时就需要一个软件开发平台 。

恰逢上世纪80年代初 , 联合国开发署对发展中国家有一个NOAA卫星资料应用援助项目 , 中国也在援助之列 。 在规划如何使用有限的150万美元援助资金时 , 来自美国的项目责任人利斯提出的方案是:因为中国基本不具备软件开发能力 , 只能由国外公司承包系统建设 , 大部分资金必须用在软件购买上 , 余下一部分资金 , 只够添置惠普小型机 。 然而小型机无法承担海量卫星资料的处理任务 。 于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人员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软件不买了 , 全部由“我们自己干” , 所有150万美元用来购买硬件系统 , 配置一套IBM4361计算机系统 。

1985年 , 二期项目(中国NOAA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建成 , 在“风云一号”发射前半年 , 开发出包括14个软件包的应用软件:卫星轨道预报、卫星资料预处理、海面温度反演、大气探测资料反演、专业服务处理、风云一号卫星性能在轨测试和检验、数据存档和分发处理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