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人,带来一个厂的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时)( 二 )

河钢塞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 , 曾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骄傲” 。 算上5000多名员工的家庭 , 再加上承包商、供应商等 , 这个城市近1/3的人与钢铁厂息息相关 。

相比如今的热火朝天 , 3年前的光景却颇为惨淡 。 经历了破产、出售、政府1美元回购、国外企业代管等种种坎坷 , 当时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只剩一座高炉勉强运转 。 “那时候我们根本不规划以后的发展 , 就想着明天高炉别停下 , 员工别失业 。 ”在钢厂工作了近30年的河钢塞钢热区总经理瓦拉丹告诉采访人员 。

“在塞尔维亚人的观念中 , 没亲手盖过房子就不算真正活过 。 ”早在15年前 , 河钢塞钢采购部第二原燃料科主任米奇就买了一块地 , 准备建造住房 。 由于钢厂效益不好 , 缺乏稳定的收入 , 银行借款次次碰壁 , 米奇的“造房梦”始终不能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