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网络语言20年:从小众走向大众和分众( 九 )

给力、洪荒之力、点赞、退群等网络语言 , 在通向官媒的路途上“也是蛮拼的” 。

再如 , 语文版的七年级《语文》下册 , 专门收录了《网络表情符号》一文 , 介绍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的诞生过程 。 这无疑是让教育更好地切合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 , 并使青少年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表情符号 。

与此同时 , 网络语言依旧会遵循语言传播与发展的自身规律 , 斗转星移 , 新陈代谢 , 受网民年龄、性别、群体等诸因素的影响 , 网络语言的使用同样会出现分化 。 2018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就揭示 , 从00后到70后 , 最爱使用的表情各有不同 。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全面推进 , 网络平台应用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 , 这也带动各种游戏圈、弹幕圈、饭圈(粉丝圈)的出现 , “圈语言”的分众化无疑会给圈外的网民带来新的陌生感 , 如sk(生快 , 即生日快乐)、271(爱奇艺)、zqsg(真情实感)、酷盖(cool guy , 即酷家伙)等等 。 事实上 , 这种分众化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词语、行业词语等的形成与使用轨迹极具相似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