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那本书,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三 )

可以说,那几年的劳动之余,比照《枣林村集》写诗,比照广播报纸写新闻,是我主要的精神支撑 。 没这两样,我都不知道怎么度过那年月,也不知道怎么走到今天 。

故此,我总是感恩《枣林村集》的陪伴 。

可是,我又觉得自己无法直接向《枣林村集》作者表达谢恩之情——李瑛名气太大太高了 。 你看,2006年全国文代会上,连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讲话都说:“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诗,通过范敬宜求教李瑛老师,请他不吝赐教 。 当时,他问范敬宜:"总理还知道我?"范敬宜告诉我后,我立即给他回了一封信,说"先生的诗作和为人,我早已景仰,今日相识,引以为豪" 。 ”

幸有2011年上中央党校专题班的机会 。 同学中有《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一打听,她居然是李瑛先生的女儿 。 于是回家,把那本早已变成暗黄色的《枣林村集》取出,郑重地给李瑛老前辈写了一封信,备讲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和情结,求老先生能在这本书上签个名 。 小雨大姐说,他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我试试看 。

让我惊喜的是,下一周,小雨姐不但带来老先生签过“一片落叶 。 李瑛2011.4.4”的《枣林村集》,还附了一封两页纸的信,并有他签过名、作家出版社新出的《河流穿过历史李瑛新时期诗选》 。

小雨姐特意说:父亲手抖20年了,久不写信 。 连中国现代文学馆要他信札手稿都没给 。

老先生谦虚地写道:“这本小书已是我整整50年前的习作 。 今天看来怕只是一片落叶了吧……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被派往北方农村"四清",驻村近两年生活所得,完全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 过去我从没写过农村题材……我是想描绘当时的农村、农村人物 。 体制要短,感情要真,同时注意语言通俗、晓畅,甚至以谣谚入诗,但避免顺口溜、打油腔,而要保有诗的韵味……写完交出版社,但不久,未及付梓,"文革"开始……直到1972年初,出版社恢复了部分工作,才得到了印刷出版 。 此后几年,多次再版,但既无稿酬,也不作记录 。 后来经查,共印了三十多万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