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楼兰最初的都城( 四 )

负责发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三种木柱的质地均为胡杨 。 在外排木柱、内排木柱的内侧 , 紧贴木柱顺向夹塞一排用红柳枝编制呈辫状绳子捆扎的罗布麻束 , 由底至顶部 。 罗布麻束层宽约10至15厘米 , 既可防止大风掏蚀墙体 , 又能阻止墙体中的流沙、胶泥块、红柳枝等向外滑落 , 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 ”

由于风蚀 , 古城内外地面下切严重 , 形成若干雅丹 。 雅丹多呈东北至西南向长条形 , 顶部与墙体基础处于同一水平 。 “我们推测城内外雅丹顶部即为古城使用时期的活动面 。 城内地表有零星陶片、石器等 , 陶片多为手制夹砂红陶 。 在古城周边还采集到陶片、铜箭镞、铜手镯、铜扣、铜环、环首铁刀、铁箭镞、铁锅、石箭镞、砺石、绞胎玻璃珠等遗物 。 ”胡兴军说 。

考古人员还在古城北2公里处发现了墓地 , 墓葬为带墓道竖穴土坑墓 , 整体呈“甲”字形 , 均已被盗掘 。 每座墓室内埋葬数人或数十人 , 人骨散乱 , 推测其葬俗为丛葬 , 出土了铜镜残片、马蹄形木梳、木盘、角弓、箭杆、织锦等遗物 。

楼兰、鄯善都城的争论

自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以来 , 楼兰的发现、考察与研究 , 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 特别是楼兰、鄯善都城的问题一直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

楼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 最早见于汉文文献《史记·匈奴列传》 。 在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写给汉文帝刘恒的信中曰:“今以小吏之败约故 , 罚右贤王 , 使之西求月氏击之 。 以天之福 , 吏卒良 , 马强力 , 以夷灭月氏 , 尽斩杀降下之 。 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 皆以为匈奴 。 诸引弓之民 , 并为一家 。 ”

根据张骞公元前138至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实地见闻成书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 , 临盐泽” 。 由于“楼兰最在东垂 , 近汉 , 当白龙堆” , 地处丝路北道要冲 。 而汉武帝听张骞之言后 , “甘心欲通大宛诸国” , 而经过北道的使者 , “一岁中多至十余辈” 。 楼兰、姑师当道 , 本国亦缺乏水草 , 还需要承担“负水担粮 , 送迎汉使”的任务 , 疲惫不堪 , 感到非常苦闷;同时又被匈奴反间 , 多次袭杀汉朝和西域诸国使者 。 出使过西域诸国的使臣向汉武帝上奏 , 说楼兰国有城邑 , 兵弱易击 。 公元前108年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至楼兰 , 俘虏了楼兰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