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后连续两年下降,中企对德投资为啥减少了?( 二 )

“从客户到竞争对手 , 欧洲重新定位中国!”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 , 欧盟领导人将在3月21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讨论并首次制定共同的“中国战略” 。 而德国经济部2月公布的《国家产业战略2030》中 , 主题就是“要打造德国龙头企业 , 加大力度保护本国重要产业免受外国收购和竞争影响” 。 尽管德国过去两年相继出台的投资法规并不直接指向中国 , 但中企对德投资在经历2016年的高峰期后 , 已走过两年的下降期 。 这种现象引发德国经济界的关注和争议 , 担心政府的举动会“吓跑投资者” 。

“政治乌龙球”叫停中资收购

“去年是2013年以来 , 中资收购最少的一年 , 仅为最高峰2016年的一半 。 ”对在德中企有深入调研的汉堡大学国际经济学者尤恩·卡斯普尔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法兰克福汇报》等媒体的报道显示:随着德国收紧外国投资 , 过去一年 , 中资入股德国企业大减 , 中资收购案从54件降到35件 。 在卡斯普尔看来 , 当英国闹“脱欧”、美国搞保护主义时 , 德国的技术和投资环境、中德关系的稳定发展 , 都激发了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强烈兴趣 。 卡斯普尔列举了2016年中国在德国最大的一笔收购——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 此外还有德国老牌机械制造企业克劳斯-玛菲被中国化工收购;德国垃圾处理公司EEW被北京控股并购……但他话锋一转说:“但这一年也是一个转折点 。 当年中企的收购潮马上引起德国政界的高度关注 。 由于美国方面的干预 , 德国政府2016年12月拒绝了福建宏芯对德国芯片商爱思强的收购案 。 ”当时 , 不少德国媒体还站在中国一边 , 如《南德意志报》嘲讽“爱思强已成为世界政治的玩偶” , 《法兰克福汇报》形容“这是一个政治乌龙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