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爱宇宙”13年,从农村轻喜剧到“土潮”代言人( 三 )

“乡爱宇宙”13年,从农村轻喜剧到“土潮”代言人

稍加整合 , 可以发现主要是事业与感情两条线上并置的四种故事母题:1.升职获得权力 , 如竞选村干部、争当山庄经理;2.创业获得财富 , 如开设果园、花圃、豆腐厂;3. 恋爱催婚 , 4.催生求子 , 这两个部分在观念上仍保留着乡土性:女人们要百忍成钢、生男孩传承家族、父亲作为“大家长”享有难以拒绝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等等——这种“落后”突出表现为观众在弹幕里戏谑的设问“讲一个恐怖故事 , 假如你爹是谢广坤” , 《乡村爱情》主要靠在每一条线索上设置主角受挫情节 , 来作为推动剧情的矛盾冲突 。

将这四组矛盾串联起来的明线即是:“面子”(好面儿)——人面 , 情面 , 场面 , 赵本山在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台词:“人活一世 , 有的成了面子 , 有的成了里子”似乎成为阐释“乡爱”基因的最佳注脚 , 进一步来讲 , “面子”的背后其实是跨越城乡区隔 , 构建新农民认同的叙事动机 , 故事不断拆解对“城里人”的错误崇拜 , 重新确立“屯里人”的主人翁位置 , 叙述幸福生活的来源并不在别处 , 就在“我们那个屯” 。

东北性与喜剧性:

当我们看“乡爱”时 , 我们在看什么?

观看《乡村爱情故事》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是:剧集的限定性是东北故事 , “乡爱”通过作品在全国观众的注视下塑造了农民成为东北代言人 , 观看时或许有着文化差异、观念保守、故事俗化、套路重复等众多问题 , 那么 , 追剧时观众的动力到底源自何处呢?《乡村爱情》何以具有更新11季的生命力?甚至让“乡爱粉”直呼:“想一直看到谢飞机(剧中儿童角色)60大寿”!

首先 , 讲故事的节奏与笑料的铺排需精心设计 , 尽管是故事套路式的重复 , 但剧情不注水、节奏不拖沓 , “打开网页不知不觉几集就看完了”的评价 , 能不使人生厌而按下暂停播放键——对于媒介赋权的观众而言这才是作品的及格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