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黑暗地下的脑回路:迷失方向的时候,大脑才会进入最开放状态( 十 )

经过了很多年的屡败屡战 , 马特尔和身边的洞穴探险家慢慢把地下洞穴的不确定性当成了自己的信仰 。 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那种彻底迷失方向后的感受:为了在测定一个洞穴 , 耗费无数小时的探险之后 , 他们仍然在黑暗中漂流 , 已经长期陷入眩晕状态 , 到头来只能又一次失败 。 根据进化论的逻辑 , 我们的本能总是不顾一切避免迷失方向 , 一旦走失 , 很可能触发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 , 这些探险家肯定反复经历过深深的焦虑 。 就像罗斯福在书中描述的那样:“陷入一种难以自控、不敢面对的恐慌 。 ”尽管如此 , 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踏入险地 。

让人困惑的是 , 他们内心这份力量的源泉 , 似乎恰恰来自受困于黑暗洞穴这件事本身 。

迷失黑暗地下的脑回路:迷失方向的时候,大脑才会进入最开放状态

----迷失黑暗地下的脑回路:迷失方向的时候 , 大脑才会进入最开放状态//----江苏龙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

来自比利时的建筑师弗朗索瓦·德尔福斯(Fran?oisDelfosse)突发奇想把镜头深入塑料袋中 , 并拍摄了一组名为“南极洲石窟”的照片 , 巧妙地触发了人们害怕洞穴的深层记忆 。 图源:tumblr

彻底迷失方向的状态可以产生多方面影响 , 往往能达到出人意料的神秘效力 。 历史上 , 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更多领域的先贤都会赞美迷失的状态 , 并且把它视为发现与创造的发动机 , 他们所指的迷失既有在现实中迷路的意思 , 也指代远离熟悉的领域 , 踏入未知 。

约翰·济慈(JohnKeats)曾经说过 , 为了做出伟大的艺术品 , 一个人必须拥抱未知 , 远离已知 。 他称之为“消极感受力”:“确切地说 , 这指的是一个人有能力应对不确定、神秘、怀疑 , 而且不急于追求事实与理性 。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也把迷失描述成一扇门 , 只有通过这扇门才能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他曾经写道:“直到我们真正迷失 , 真正离经叛道 , 才会发现并欣赏自然的浩瀚与奇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