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商圈波澜再起 美食金三角上演“三国演义”( 三 )

观点本土餐饮为何迈不开步子

“如意馄饨、吉祥馄饨可以通过标准化在全国开出数千家连锁,无锡馄饨、无锡小笼为什么不能?很想搞清一个问题:到底是不想做还是不能做?”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无锡本土餐饮企业提出的疑问。

无锡本土餐饮其实起步并不晚,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无锡就涌现了巴维克馄饨馆、鸡粥店、千惠美食林、南洋皇亭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新派本土餐饮,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走远。而放眼全国,常州大娘水饺、丽华快餐,苏州松鹤楼、水天堂,湖州老娘舅,北京全聚德等餐饮企业早就走向了全国。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苏州、常州餐饮企业都有参展,但却看不到无锡本土企业。无锡本土餐饮总的来说还是步子太小,既做不大规模,也走不出无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处长陈海威:原因有很多,一是无锡餐饮自成体系,本土特色不易向外传播; 二是无锡本土餐饮工艺复杂、精细,外地人学习难度较大; 三是过于求稳的经营理念;四是连锁、电商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学习需要加强。

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杨建兴:无锡本土餐饮和常州等城市的差距不在客观条件上,主要在理念上。无锡本土餐饮企业总体发展理念偏保守,这可能和部分无锡人小富即安的性格有关,所以尽管起步不晚,但还是失去了不少做大做强的发展机遇。

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草根食神“小麦粥”:无锡本土餐饮近年来发展不尽如人意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锡帮菜受制于厨师和食材,走出去困难比较大,一直没有成功案例等。也有从无锡走出去的餐饮企业,像大渝火锅、粉越西贡、澳门星记猪骨、左邻右李等实际上都是从无锡走向全国的,但遗憾的是这些餐饮企业主打的都不是锡帮菜。值得欣慰的是,无锡餐饮最近几年明显开始活跃起来了,各区都成立了餐饮协会,各协会餐饮比赛不断,去年底还举办了中国美食节。翠山、泓历皇朝、天福苑、夏联福记等本土餐饮企业都在最近两三年新开了大型餐饮连锁店,随着理念更新和基础人才储备的完善,无锡本土餐饮会迎来春天。

业内人士指出,饮食大一统的时代,地域特色日渐模糊,苏州水天堂主打是西餐,常州大娘水饺则把北方的水饺做成了全国的品牌,所以无锡本土餐饮完全不必拘泥于锡帮菜这个框框。此外,无锡本土餐饮应该学会合作和借力。去年,无锡万科策划了“老店正潮”活动,专门拿出一笔费用帮助凌阿姨粢饭团、曹张手推馄饨等十家无锡招牌老店升级硬件形象。蠡湖金茂府则联合本报推出了“十二道府味”无锡全城美食评选。这些双赢的美食跨界活动,对无锡本土餐饮企业来说都是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