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现象频发 谁在给它们打造温床?( 三 )

  浮躁心态作祟 艺术质量堪忧

  专家普遍认为 , 业界的浮躁心态是数据造假的重要诱因 。 曾庆瑞一针见血地指出 , 近些年 , 影视行业发展迅猛 , 吸引了大量非专业热钱涌入 。 在这股社会资本洪流的裹挟之下 , 行业出现了重商业逻辑轻艺术思维、重资本运作轻美学探索、重粉丝效应轻精神追求的趋势 。 “少数从业者热衷于追逐短期经济效益 , 放松了对艺术的高标准严要求 , 凭借不甚严谨的‘数据’和个别的、暂时的市场表现 , 对观众的观赏需求作出轻率判断 , 认为只要用流量明星+‘大IP’+话题炒作的套路就能炮制出广受市场欢迎的‘爆款’ , 结果却生产出一批表面上星光熠熠、颜值爆表 , 实则空洞浅薄、制作粗糙 , 靠假数据撑场面 , 备受观众诟病的‘流星’式作品 。 ”

  “有些影视剧选取演员时不以演技和匹配度为标准 , 只看数据、热度和颜值 。 这种以明星、流量为导向 , 将演员阵容与艺术品质本末倒置的生产机制 , 将流量明星推上了‘神坛’ , 更助长了数据造假的气焰 。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鹏对此也深以为然 。 他分析说 , 这两年流量明星片约不断 , 赶场的情况时有发生 , 有的连拍戏的时间都紧张 , 只得以念数字代替说台词 , 靠替身、倒模、抠图等方式完成作品 , 何谈体验生活、揣摩角色、锤炼演技、提升修养 。 而一些还未能成为流量明星的演员对流量也趋之若鹜 , 无心精进业务 , 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增加曝光率、提高话题度、花钱买粉丝上 。 真正有实力、肯用心的好演员反而遭到市场冷遇 。 长此以往 , 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


推荐阅读